刘新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分子生物学家。 生于湖南省衡东县、1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河北医学院任教数年、 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 1963年毕业后留所直到2000年,1983—1984年在美国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工作过1年半。2000以后工作于合并后的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2004 年任浙江理工大学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先后研究过RNA结构功能,酵母丙氨酸tRNA的人工全合成,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及其胞内信号转导等研究。Parkinson’s病的基因治疗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白细胞介素—2的镇痛作用,并证实它能与鸦片受体结合,这为免疫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第一次提供了确切的新证据,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是他们自己创建的一个肿瘤治疗新策略,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前后共发表论文270多篇,已编有刘新垣论文集七册。共获各种奖励30多次。1992年被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被评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主持过很多项目:

1.RNA 结构功能:首次发现大分子 RNA 中存在稀有碱基等,为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部分内容;

2. 人工合成核酸:在酵母丙氨酸tRNA 人工全合成中,用他创建的酶学方法合成了化学方法无法合成的数个带稀有碱基的片段,功不可没;

3. 基因工程;γ- 干扰素( IFN-γ)的表达水平达菌体总蛋白的 60%-80% ,国际罕见,为 1990 年中科院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还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IL-2 及 IFN-γ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批文,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干扰素作用原理:发现干扰素作用介质 2 " -5 " A 新的许多生物功能及其受体(第一个寡核苷酸受体)的存在,获中科院二等奖;

5. 发现了 IL-2 的镇痛功能:后又证实它能与鸦片受体结合,最近还发现 IL-2

有戒毒作用,也获很多奖励。

6. 胞内信号转导:为中科院重点项目,每年评审均为优秀,在国内外优秀期刊发表了约 20 多篇论文;

7.Parkinson " s

病的基因治疗:曾在 Human Gene Therapy 等著名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8. 癌症的靶向基因 - 病毒治疗是 2000

年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现已发表论文 60 多篇,其中包括 Hepatology (IF 值为 10.446) 、 Cancer Research 、

Oncogene 、 Mol. Therapy 等多篇高水平文章,申请了四项专利。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

1. 构建溶瘤病毒(即肿瘤特异性的增殖病毒),如将腺病毒 E1B 删除 55kD 后则成为溶瘤病毒 ZD55 ,以它作为载体,加入基因后则构成

ZD55-gene ,即为癌症的靶向基因 - 病毒治疗策略 (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of Cancer),ZD55-IL24

已进行临床前研究,准备产业化;

2. Targeting Dual Gene-Viro Therapy of Cancer ,即分别将两个抗癌基因装入溶瘤病毒 ZD55

中,由于两个基因间有互补作用或协同效应,故基本上能全部消灭移植的动物肿瘤;

3. 癌症的靶向基因 - 病毒个性化治疗( 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of Individual Cancer

):即不同器官的癌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肝癌用肝癌特异性方案,肠癌用肠癌特异性治疗方案。其基础是利用特异性的溶瘤病毒与特异性的抑癌基因相结合的原理。

4. 肿瘤干细胞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