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
基本信息作者:于海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1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6035620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IBM管理顾问丛书
定价:28.00
内容简介研究表明,IT架构的优化可以为企业带来2%的业务增长;业务架构的优化可以带来8%的增长;而如果业务和IT能够相互支持,企业架构达到总体优化的话,则可以带来20%的增长。企业需要改变以往业务和IT脱节的运营方法,利用总体架构的理念达到1+1>2的效果。
企业运营的变革需要系统的方法,而不再仅凭经验和感觉。缓慢的改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家需要把企业当成一张白纸,开始考虑全新的企业架构,大胆地尝试新的业务模式。
作者简介于海澜(HenryYu)资深的金融和IT咨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MBA学位。曾为埃森哲、毕博等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还曾任某大型保险公司战略部和IT部的负责人。现任IBM保险行业首席架构师。有14年以上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业务架构设计、管理咨询、流程改进和再造以及信息系统规划的经验。
在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为国内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运营改造、信息规划和企业总体架构设计。致力于把国际最佳企业架构理论介绍到中国,帮助国内企业设计业务运营模式和信息化战略,进行现状分析和目标架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计划,架构中国未来成功的企业。
编辑推荐《企业架构:价值网络时代企业成功的运营模式》:中国最新、最全面论述企业架构的著作。
好房子要有好框架,好企业也要有架构,揭秘如何“架构”成功的企业!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的顾问和专业人员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该部门是全球最大的咨询服务组织。旧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和行业专业技术,使客户深入了解可解决特定行业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使客户能够通过可提供商业价值的方式设计、构建及运行这些解决方案。
目录前言
第一章 架构成功的企业
第一节 21世纪成功企业的特点
一、勇于变革
二、超越客户期望的创新
三、具有国际视野,整合全球资源
四、颠覆性的企业架构
五、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企业的创新模式
第三节 未来企业业务功能的组件化
第四节 造就企业的架构
一、架构未来的企业
二、企业架构理论介绍
三、企业战略通过架构而实现
第五节 案例分析:Rent—A—Car公司企业架构
项目的背景
..............................
EA(企业架构)--信息来自王朝百科的“EA”词条。
根据开放群组的业务领导层IT架构指引:“有效的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对企业的生存和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通过IT获得竞争优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架构?
TOGAF将“企业”定义为有着共同目标集合的组织的聚集。例如,企业可能是政府部门、一个完整的公司、公司部门、单个处/科室,或通过共同拥有权连接在一起的地理上疏远的组织链。
在“企业架构”上下文中,“企业”这一术语不仅可用来表示整个企业(包含所有信息和技术服务、流程和基础设施),而且可以表示企业内的一个特定领域。在这两个情形中,架构可以跨越多个系统和企业内的多个职能群组。
“企业”术语本身的演化性经常导致困惑。当今的扩展企业常常包含伙伴、供应商和客户。如果目标是集成扩展型的企业,那么企业就该包含伙伴、供应商和客户,以及内部的业务单位。
业务运营模型的概念对决定组织内企业架构的范围和本质十分有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门可以由多个企业组成,并且可以开发及维护一些独立的企业架构来应对每一个企业的运营。但是,这些企业的信息系统经常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使用一个共同的架构框架通常会有大的潜在收获。例如,一个共同的框架能提供架构储藏库作为开发基础,提供可重用模型、设计以及基线数据。
企业架构如同战略规划,可以辅助企业完成业务及IT战略规划。在业务战略方面,可使用TOGAF及其架构开发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ADM)来定义企业的愿景/使命、目标/目的/驱动力、组织架构、职能和角色。在IT战略方面,TOGAF及ADM详细描述了如何定义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是IT战略规划的最佳实践的指引。企业架构是承接企业业务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桥梁与标准接口,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核心。
企业架构框架源起于90年代的美国,到目前已经衍生出多种企业架构框架,根据The Open Group的2009年调研报告,各类企业架构框架的市场占用率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三个调研机构的报告,TOGAF的占有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
企业架构的发展
企业架构最早的思想雏形来自企业建模领域。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几乎只有学术界对企业再造或企业建模的思想感兴趣,但使用的理论和模型通常被限于某个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还是IBM员工的John Zachman率先提出了“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概念,从信息、流程、网络、人员、时间、基本原理等6个透视角度来分析企业,也提供了与这些视角每个相对应的6个模型,包括语义、概念、逻辑、物理、构件和功能等模型。由于其杰出的开创性工作成果,Zachman被公认为是企业架构领域的开拓者。但在当时,Zachman并没有明确的使用“企业架构”的概念。
1996年美国的Clinger-Cohen 法案(也称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导致了术语“IT架构”的产生。这部法案的主旨是,美国政府指导下属联邦政府机构通过建立综合方法来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使用和处置等。Clinger-Cohen法案要求政府机构的CIO要负责开发、维护和帮助一个合理的和集成的IT架构(ITA)的实施,当时的术语ITA,现在被解释为IT企业架构(EA)。
因此,企业架构最早应用在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架构的应用推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Zachman架构框架引入后,首先是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在1989年发布NIST框架,从此联邦政府内出现了许多企业架构框架,例如国防部(DOD)和财政部(DOT)等。
1999年9月,美国联邦CIO委员会出版了联邦企业架构框架(FEAF),它的意图是为联邦机构提供一个架构的公共结构,以利于这些联邦机构间的公共业务流程、技术引入、信息流和系统投资的协调等。
FEAF定义了一个IT企业架构作为战略信息资产库,它定义了业务、运作业务所必须的业务信息,支持业务运行的必要的IT技术,响应业务变革实施新技术所必须的变革流程等要素。
随后,美国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发布的OMB Circular A-130,要求机构记录和提交他们的初始的企业架构到OMB,并对架构发生的重大变革进行更新。这给了OMB一个责任,即帮助推动政府机构内和政府机构间的企业架构的开发,并支持通过IT来改进政府的运营能力。
2002年2月,OMB建立了一个联邦企业架构程序管理办公室来开发联邦企业架构FEA,在联邦机构程序内和跨机构程序间,通过跨部门的分析来找到重复的投资,找到相互的差距,有助于在联邦政府范围内的协作、互操作和交互。
目前,在国际上,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为企业架构的推行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诸如:
◇美国的Clinger-Cohen 法案(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1996)被设计成用来改善美国联邦政府获取和管理信息技术的方式。它强制美国的联邦机构使用正式的企业架构流程。
◇美国的Sarbanes-Oxley 法案(美国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2002)被通过以响应诸多重要的法人和帐目清算的丑闻,其中还包括一些美国的著名公司(例如:Enron 和Worldcom)。该法案规定,公司必须提供内部控制评估的证明,包括将信息技术相关的控制过程记录在案。
◇ 欧盟授予公共合同的指令:在欧盟内部,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供应商被要求必须展示他们正在其业务中使用正式的企业架构流程。
这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成为了政府机构和公司企业在其业务中采纳和使用企业架构的强大驱动力。从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示范作用来看,企业架构的采纳和推行,是经济、社会、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可以乐观的预计,未来企业架构在我国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什么我需要企业架构?
企业架构的目的是将跨企业的、常为零散的那些遗留流程(人工/自动)优化进一个集成的环境,它可以及时响应变更并有效的支持业务战略的交付。
今天的首席执行官知道通过IT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利用是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获取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手段。企业架构能够处理该需要,为响应持续变更的业务环境所需的IT系统的演进,提供战略背景。
此外,好的系统架构使你能在IT效率和业务创新之间达成恰当的平衡。它允许单个的业务单位在追求竞争优势时安全地进行创新活动。同时,它确保了组织对集成的IT战略的需要能够被满足,并允许跨越整个扩展企业的最紧密的可能的合作协同。
来自于良好企业架构的优势能够带来重要的业务效益,这在公司或组织的利润或亏损中清晰可见:
◆更高效率的IT运行
◇ 降低的软件开发、支持和维护的成本
◇增强的应用可移植性
◇ 提高的互操作性和更为简单的系统和网络管理
◇提高的处理关键性的企业范围的议题的能力,如安全
◇更容易的升级和系统构件的替换
◆现有投资的更好的收益,降低未来投资的风险
◇ 降低的IT基础设施的复杂度
◇现有IT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率的最大化
◇开发、购买和外包IT解决方案的弹性
◇ 新投资以及IT拥有成本的全面风险的降低
◆更快、更简单和更便宜的采购
◇采购决策更简单,因为在有条理的规划中,管控采购的信息是随时可用的
◇ 采购流程更快 - 最大化采购速度和灵活性而无需牺牲架构的一致性
◇采购异构、多供应商的开放系统的能力
什么促使我们发展企业架构?
典型地,发展企业架构的原因在于组织内的关键人员具有需要通过IT系统进行处理的关注。这些人员通常称为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架构师的角色是处理这些关注,通过识别和提炼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开发显示关注和需求将如何被处理的架构视图,并显示为调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潜在冲突性的关注而将做出的权衡。
没有企业架构,考虑和满足所有这些关注和需求,是极不可能的。.
什么是架构框架?
架构框架是一个或一套基础结构,用来开发大范围的不同架构。它应该描述一个用构建块的集合来设计企业目标状态的方法,并显示这些构建块如何搭配在一起。它应该包含一套工具并提供共同词汇。它也应该包含所提议标准的清单以及符合标准的可以实现构建块的产品。构建块可以是架构元模型实体的目录清单、矩阵及图表、功能规格、应用模块、软件/硬件产品及其组合。TOGAF的架构元模型,请参考下图:
为什么我需要TOGAF作为企业架构框架?
TOGAF 是通过300多家开放群组架构论坛的会员协同努力发展的,会员包含全球领先的IT客户及厂商,代表了架构发展的最佳实践。使用TOGAF作为架构框架将允许架构开发的一致性,反映利益相关者的需要,采用最佳实践,并为当前需求以及未来可能的业务需要提供应有的考虑。
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而设计异构、多供应商的架构更是尤为复杂。在帮助对架构开发过程的“去神秘化”和“去风险化”方面,TOGAF扮演了重要的角色。TOGAF提供了增值平台,可以使能使用者建立真正基于开放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处理他们的业务议题和需要。
谁将从使用TOGAF中获益?
任一承担、或计划承担旨在支持关键任务业务应用的企业架构的设计和实施的组织都将从TOGAF的使用中获益。
寻求“无边界信息流”的组织,能使用TOGAF来定义和实现可使能对企业内或企业间集成信息进行访问的结构和流程。
使用TOGAF设计和实施企业架构的组织确保了其设计和采购的规格,它能促进开放系统的实现,从而使能开放系统的效益并降低风险。
The Open Group在系统架构标准方面非常权威,以下简单介绍:
The Open Group于1993年开始应客户要求制定系统架构的标准,在1995年发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架构框架。TOGAF的基础是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架构(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FIM)。
TOAGF是一个架构框架,简而言之,TOGAF是一种协助发展、验收、运行、使用、和维护架构的工具。它是基于一个迭代(Iterative)的过程模型,支持最佳实践和一套可重用的现有架构资产。它帮助企业设计、评估、并建立机构的正确架构。TOGAF的关键是架构开发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 ADM): 一个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发展能够满足顾客商务需求的企业架构。
TOGAF已被80%的福布斯( Forbes)全球排名前50的公司使用,并支持开放、标准的SOA参考架构。
TOGAF在国内发展情况如何?引进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国内此前没有引进TOGAF,金蝶作为中国分会首次引进国际企业架构标准,并将负责TOGAF今后在国内的所有推广工作。
在国际上,TOGAF已经被验证,可以灵活、高效地构建企业IT架构。引进TOGAF,将对国内软件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之前,国内软件企业很少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致使国内软件总体水平低,与国外软件存在较大差距。引进TOGAF后,将推动国内管理软件与国外先进技术架构保持同步。
TOGAF将帮助国内企业大大节约成本,增加业务模式的灵活性,更加的个性化、随需应变,并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同时还可以对客户的业务模式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由于TOGAF不仅仅是一套标准,更是一种方法,能带来最佳管理实践。金蝶可以通过TOGAF帮助国内企业与国外最佳实践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