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寿
张景寿,原籍江西省乐平市,1920年10月出生,江西乐平人,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景德镇市政协第三届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张景寿生长于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得到景德镇花鸟瓷画名家、 “珠山八友”之一的程意亭先生启蒙,学画、识字。1936年,进入浮梁陶瓷职业学校学习,又深受程意亭教诲。
在浮梁陶瓷职校求学期间,张景寿开始接触并研习任伯年等名家的画作和艺论,对中国画和西画均作探究,从写实和写意、现实与浪漫相结合上,着力于寻找东方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契合点,并在长期从事陶瓷花鸟画的艺术实践中,坚持学传统而自成一格,以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熔铸于陶瓷绘画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画风画技,以花鸟瓷画而饮誉瓷苑。
张景寿的艺龄长达60余年,创作和设计出大量陶瓷美术作品。他以粉彩花鸟瓷画见长,画面多为紫藤花鸟,笔力老到,技艺精湛,工写兼备,形神俱佳,具有品位高、格调雅的艺术特色。晚年之作,以大幅瓷板画为主,笔力不减当年而多有情趣。其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有些以重金收藏。其作品还先后在美国、印尼、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受到陶瓷界专家学者及收藏家的好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1936年出生,福建福州闽侯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急诊科主任、内科心血管专业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福建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华全国门诊行为管理学会委员,中华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专业委员,IACMSP国际中华门诊与社区医学会委员等职。从事内科心血管病临床工作34年,有丰富的心血管病诊疗经验和高超技术,特别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成功治疗和抢救了无数急危重病人,临床功效卓著。其学术观点为“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曾对高血压病、脑卒中患者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和血浆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康复的临床意义等一系列研究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科研、理论上都有所建树。他除担任日常繁重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外,还撰写有《急性心梗的急救》、《血浆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康复的临床意义》、《33例高血压病脑卒中患者FSHLHTSHPRLGH浓度测定的初步研究》等论文30篇,发表在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和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并在《人民日报》、《福建科技报》、《福建卫生报》和《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6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许多患者从全国各地来电、来信询医问药,都一一作答,深受群众好评。在日常工作中被誉为“老黄牛”,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人民所称颂。1983年和1995年被福建医科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他以“医学道路无止境,努力攀登永向前”为座右铭,不断进取,成绩颇丰。传略辑入《福建省名人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和《华医之星》档案库等20多部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