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线
简介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日冕可人为地分为内冕、中冕和外冕3层。内冕从色球顶部延伸到1.3倍太阳半径处。
天气宁夏科技馆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对馆内天文望远镜进行调试
全食带多云有雨影响观日
据新华社电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1日至22日,中国长江流域云量较多,局部地区可能发生降水,将对公众观测日全食奇观带来不利影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介绍说,日全食观测受天气影响很大,要想观测效果好,万里晴空是最好的。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日食带所处的成都、重庆一线向东一直到长江口区域内云量较多,局地可能发生降水,会影响到全面欣赏日全食,部分地区的民众甚至可能与日全食“失之交臂”。
他具体分析说,长三角地区,例如上海、杭州、南京21日夜间会发生一轮降水,几乎看不到太阳,能看到日全食的可能性相对降低。而湖北、成都、重庆等地虽然不一定有明显降水,但云量较多,可达80%左右,公众只能从云隙中观看日食了。
主要观测点为让处于全食带的公众更好地观测此次日全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公布了我国主要城市日全食见食时间表。
历算专家、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成灼介绍,此次日全食首先从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扫向四川的康定、雅安、峨眉山、乐山、眉山、成都、资阳、自贡、内江、遂宁、南充、广安、达州和重庆的市区、涪陵区等、万州区等,接着进入湖北的恩施、宜昌、荆门、荆州、孝感、咸宁、武汉、黄石、麻城,江西的九江和安徽的六安、桐城、安庆、合肥、九华山、黄山、芜湖、马鞍山、宣城;又向东扫向江苏的高淳、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全市(仅崇明岛西北一角除外)。最后指向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嘉兴、宁波,并从舟山群岛入海而东去。
日全食过程分五个阶段,即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日食从初亏到复圆历时两个多小时,但是最精彩的全食持续时间却很短。
观测日食观测日食是研究太阳外层大气的色球、日冕极为宝贵的时机,也是天文爱好者大显身手之时。下面说说怎样观测。
1,什么时候可以观测到日食: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几乎成一直线,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遮掉一部分或全部被遮掉时,人们就会看到日食。显然,日食只能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但不是每个朔日都发生日食,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的轨道面和黄道面不重合,只有当朔发生在两者交点附近时才会有日食。
2,日食的种类:
日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日全食时整个太阳都被挡住;日偏食是太阳的一部分被挡住;日环食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圆面的中部,周围还有一圈明亮的光环。
3,日食的次数:
日食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最少也要发生2次。每年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可为什么人们总是看到月食的机会比日食多呢?这是由于日食带的范围很小,地球上只有局部地区可见。就一个地区来讲,平均要过300多年才能见到一次日全食,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看到日全食,因此,人们不惜千里奔赴到全食带地区观看。
4,日食的过程: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所以日食总是从日轮的西边缘向东边缘发展。日全食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叫做: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
5,发生、观测日食需要注意的事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如建筑、运输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不要惊慌,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同时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商家和市民也要有准备,防止天突然黑下来一些不法分子溜进店或者家里偷东西。同时,在日全食发生前,市民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准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测。
安全第一,绝对不能用裸眼直接看日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眼睛直接看太阳,即使只看短短的一刹那,眼睛就会受到很大的刺激,好久好久眼前一片昏暗,很难恢复过来。这是因为眼睛里有一个水晶体,它起到聚光作用。对准太阳看,太阳的热能被它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就会觉得刺眼;如果经过一些时间后,视网膜就会被烧伤而失去视力。在发生日食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偏食,月亮只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剩下的部分仍然和平常一样,所以直接用眼睛看的时间长了,同样会灼伤眼睛的,所以建议用比较专业的日全食观测眼睛来观察。
中国天文观测现状中国国天文学家运用所掌握的现代科技不断“熟悉”太阳。有望在2009年年底落成的三架望远镜则将把中国太阳观测水平推上新台阶。1米红外太阳塔正在云南抚仙湖边架设,它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研究整个太阳大气层的耀斑爆发原因。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境内的射电频谱日像仪,将极大提升中国太阳射电探测能力。这个由40面4.5米口径天线和60面2米口径天线组成的观测项目,从开始建设的那天起,就引起了国外同行的高度关注。美国《科学》杂志曾这样评价:“中国正在建设一双地球的新‘耳朵’来聆听我们最近的恒星。”
此外,中国的空间太阳望远镜计划也在积极地推进之中,目前1米口径空间太阳望远镜的关键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乐观的估计,预计5-10年可以最终“上天”,从而实现中国几代天文学人的“空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