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
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信息产业基地”称号。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
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当年价,下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88%,工业销售产值103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9%。
2007年园区生产总值(GDP)达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7.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比上年增加396.07%,比第二产业快354个百分点。
2007年,园区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31% 。2007年园区完成总税收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其中国税收入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地税税收总额1.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
截至2007年12月末,园区工商登记的企业户数达145家。
2007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1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8%。房地产业投资10.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6.73%。
发展战略
松山湖以科技创新为园区核心功能,努力建设成为东莞的科技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为推进东莞双转型发挥更加突出的带动作用。
总体规划
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规划设计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努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区,配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邮电通讯等城市服务体系,实现松山湖新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8年,松山湖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布局,将园区土地等优势资源更多地集中到核心功能开发上,进一步扩大研发和总部功能区范围,集聚大批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突显松山湖作为科技中心的形象和功能。
区位交通
【珠三角地理区位图】
东莞市的几何中心,地处亚洲著名的穗、莞、深、港经济走廊的中段;
【珠三角交通图】
北接莞惠公路,西临石大路,西南连107国道;
经松山湖大道到东莞市区15分钟车程;
莞深高速公路从园区东西走向穿过,在园区外围有两个出入口;
新开通的常虎高速和建设中的南环高速分别将从园区南侧和北侧通过,并与广深高速、莞深高速交联。
到深圳市区及深圳机场40分钟车程;
到广州市区及白云机场60分钟车程;
至广九、广深准高速,广梅汕、京九铁路枢纽站-东莞站20分钟车程;
至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20分钟车程。
自然环境
[气候]
园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日温差小
大气对流旺盛,空气自净能力强
年均气温为23℃,一般年份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
常年降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
极少台风灾害
[地质]
土质:以砾土、亚黏土为主
地质特点:地势高,地质硬,地耐力强,基岩埋深浅
地耐力:约20-25吨/平方米
地震记录:历史上属无灾害性地震区域
[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所测松山湖大气质量,平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人文历史
1、松山湖香市
远在400年前的明朝,广东一带的商品经济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圩市:香市、药市、花市、珠市,其中以贩卖土沉香的香市最为兴旺,如今的松山湖地区既是香木的产地,也是香市的中心。
2、状元笔
松山湖内有一柱如巨笔矗立。相传明朝初年著名的风水堪舆家赖布衣沿着龙脉,一路追寻到此地,见一山如金钗,似七仙女遗物;旁边牛眠石,乃神牛化身,在此守护仙女遗物。赖布衣不敢泄露天机,便将手中毛笔连着铜套插在地上,意指状元宝地,当地人便称此柱为"状元笔"。据史书记载,祖坟葬于状元笔的梨川祁家,子孙世代发愤苦读。至祁顺中进士,选拔首甲,但犯帝讳,错过状元,改授二甲二名,后出使朝鲜,功成名就。如今状元笔与金钗岭、牛眠石形成胜景,状元笔更成为当地人激励子孙发愤读书的活教材。
3、莞英园
2002年8月,一批东莞籍考上重点大学的年轻人,在象征着东莞经济发展新方向的松山湖,种下了代表着东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莞香树,以表达他们浓浓的乡情和对东莞未来的殷切期盼,即为“莞英园”。
教育区
1、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院,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晓西教授任院长。 学院是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东莞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十二位、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是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东莞市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学院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学院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面积1500亩,座落在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的校园;莞城校区面积320多亩,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学院目前设有14个系(院、部)、20个本科专业和40个专科专业,创办了按新机制运作的本科独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现有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10062人。
2、广东医学院
广东医学院是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五年制医疗本科院校,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易名为广东医学院。1991 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 2005 年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水平优秀院校,现已成为广东省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广东医学院是粤、桂、琼三省交汇处最大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分为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湛江校区校址设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校园占地面积227亩;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1177亩, 2003年开始招收首届新生,现有学生14009人。
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全日制大专学历高职教育为主,学制3年,同时兼顾各类短期培训教育。计划于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第一年招2000人,以后逐年扩大招生数量,2012年学院在校生达到10000人规模。4、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市政府新创办的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由南粤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承办。学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区总建筑面积14.7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开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中学部于2005年开始招生,高中招生12个班,初中招生8个班,小学于2006年招收1-5年级学生。现有学生2613人,小学生638人,初中生1985人。5、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小学
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石龙坑水库东岸,遥望北部工业城商业中心,地处松山湖北部工业城核心区域。学校按省一级小学标准设计建设,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规划班级数36个,2007年9月开始招收1-5年级学生。学校建筑设立新颖、富有特色,周边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是入园企业员工子女就读的理想场所,将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6、松山湖艺鸣幼儿园
松山湖艺鸣幼儿园位于风景秀丽的石龙坑水库东岸,毗邻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小学,园舍占地10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绿化与活动面积4000平方米。整个校园设计时尚、构思新颖、独具匠心。园内设有教养区、活动区、娱乐区、休闲区、兴趣创作区、办公区、绿化区;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寄宿制特点,园内设有溜冰场、大型塑胶场、欧式小农庄,以及充满艺术特色的舞蹈室、美术室、奥尔夫音乐室、小提琴室、钢琴室、古筝室等,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国际多元文化、卓越品质的高端幼儿园。计划2007年9月份开学。7、松山湖中心区艺鸣幼儿园松山湖中心区艺鸣幼儿园是艺鸣幼教集团于松山湖开办的第二所幼儿园,建筑面积达4200㎡.该园位于松山湖中心区红棉路松湖花园(公务员小区)内,毗邻光大锦绣山河小区。园舍环境优美,风格独具的园舍,家庭式的生活环境,配套齐全、完善、高档、时尚;设有舞蹈室、奥尔夫音乐室、美术室、小提琴室、钢琴室、科学室等教育配套设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创新,是一所集国际化、专业化、美化于一体的高规格幼儿园,于2008年9月1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