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格尔主义
现代西方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19世纪下半叶以来从右的方面复活黑格尔哲学的各种思潮的总称。最早在英 、美产生并流行 ,著名代表有T.H.格林 、F.H.布拉德雷 、B.鲍桑葵、J.罗伊斯等人。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德、意等国曾发生巨大影响,在西方其他各国也有代表。
新黑格尔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别,但共同的特点是:①一般都接受了黑格尔把精神性的“绝对”当作唯 一 真实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但又往往把“ 绝对”同具有创造作用的“自我”主体融合起来,表现出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向的倾向。②不少新黑格尔主义者企图限制 、甚至抛弃黑格尔的理性主义。③新黑格尔主义者大多重视辩证法的研究,但主要是突出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主义性质。④许多新黑格尔主义者往往利用并发挥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社会理论的消极方面,对社会历史作了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解释,根本否定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新黑格尔主义
neo-Hegelianism
现代西方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之一,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从右的方面复活黑格尔哲学的各种思潮的总称。它最早在英、美产生并流行。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德、意等国曾发生巨大影响。在西方其他各国也有其代表。新黑格尔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往往有很大差别。英、美的新黑格尔主义与一些哲学家在“复兴黑格尔”的旗号下对G.W.F.黑格尔的研究往往密切相关,由于他们把从黑格尔那里继承来并加以重新解释的绝对概念当作其基本概念,他们的理论又叫做绝对唯心主义。德、意等国的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并不专门研究和解释黑格尔哲学,他们往往是以别的唯心主义哲学作为出发点,但在基本思想倾向上仍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密切相关。
形成和演变新黑格尔主义最初在英国形成,影响最大。苏格兰人J.H.斯特林(1820~1909)在1865年出版的《黑格尔的秘密》一书中一反英国经验派哲学的传统,把黑格尔比之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掀起了复兴黑格尔的运动。不久,T.H.格林、E.凯尔德(1835~1908)、J.凯尔德(1820~1898)、C.G.里奇(1853~1903)等人加入了这一运动,并终于战胜了对立的经验派。其中格林针对经验派之强调事物的个体性和彼此外在,而强调事物只有处于关系中才能存在,并强调要对世界作整体的解释,即当作精神性的绝对。继格林之后,牛津大学的F.H.布拉德雷和B.鲍桑葵成了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人物。布拉德雷认为,通过思想认识的关系中的事物只能是现象,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达到实在(绝对)。鲍桑葵试图把整体和个体、实在和现象结合起来,强调实在是具体的普遍。20世纪初,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在B.A.W.罗素,G.E.摩尔等人的批判下逐渐走向衰落。
在美国哲学中,新黑格尔主义颇有影响,但却从未占过支配地位。1867年,W.T.哈里斯(1835~1909)等人在圣路易创办了《思辨哲学杂志》,形成了美国最高的黑格尔学派 -圣路易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授J.罗伊斯把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与美国的人格主义及实用主义结合起来。他被认为是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的最大代表。活动于 20世纪的B.布兰夏德和 G.缪勒(1898~ )被认为是美国新黑格尔主义的新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