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东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景将军逗狮溪东桥距北涧桥约一里,因横跨东溪而得名。桥的另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一为狮子峰,一为将军峰。据当地人讲,此桥及周围环境正处于“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在这远山的衬托下,溪东桥更显秀美、轻灵。

溪东桥
溪东桥

建桥传说东溪早时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林正绪倡首建造蜈蚣桥(即溪东桥)。林正绪生平端方正直,好行义举,乾隆癸亥年(1743)邑侯张考首书“达尊有二”匾相赠。关于林正绪建桥,其中还有一段轶事:

溪东桥

溪东桥竣工后要举行圆桥仪式,择吉先生说:“择此良辰吉日,日子上洼,唯此日会损一方,不损首事,亦损师傅,二者何从,汝自定夺。”林正绪未加思索,当即决定定此吉日进行圆桥,自己则在圆桥之前举家迁离泗溪,入住江渡缪洋。临水殿溪东桥旁有临水殿、陈大翁宫等宫庙建筑。临水殿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共三进,一进为门楼,二三两进为大殿。临水殿内供奉的是临水夫人陈十四。相传陈靖姑生于唐代大历元年(766)的正月十五,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父亲陈昌做过户部待中,母亲葛氏;她还有一个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叫陈守元。陈靖姑小时即有灵性,十七岁给哥哥送饭,半路上遇见一位挨饿的老太太倒在山路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把饭给她吃了。不想这位老太太是位有道行的仙人,教给善良的靖姑“篆符之术驱逐五丁”。后来家乡一带有白蛇为害,闽惠宗王廷钧听说陈靖姑有本事;下诏让靖姑除害。陈靖姑带剑人洞,杀死三条蛇妖,为民除害。事闻于朝野,惠帝封其为“顺懿夫人”。

溪东桥

因陈夫人“灵应”显著,故深受民间特别是妇女们的崇拜。南方许多地区,在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颐天圣母陈靖姑诞辰之日,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平日,求子的善男信女也常常到顺懿夫人庙焚香虔祷。如果妇女怀孕,生产前,必供夫人像于室中,到“洗儿日”再礼拜叩谢一番。到小儿满月、周岁时,还要供奉陈夫人神像进行祭拜。

毗邻而建的临水殿、陈大翁宫和廊桥(桥内也设有神龛),形成一处祭祀中心。不仅泗溪,县内很多古代村落的水口都营建桥梁和宫庙。宫庙是乡民们供奉各种神灵的场所;泰顺绝大多数廊桥上也都设有神龛,同样起到宫庙的作用。古代村落的水口往往就成为一方百姓的祭祀中心,折射出乡民们祈盼美好的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