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大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山东青岛开发区辛安大集历史悠久,据辛安忠孝寺内石碑载:“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赵宏等人倡导于古历三月初五在辛安起集,集日逢五排十,遇小月顺延一天(遇小月为初一,除夕遇29日不顺延)。每年农历三月初五和冬月初五日为山集”。辛安大集历时500余年,兴盛不衰。

辛安大集集市始设在辛安村内街道,市场排列自北而南为:大牲口市、粮食市、百货市、柴草市、蔬菜市、海货市、木器市、生油生饼市、肉市、烟麻市、棉纱市、破烂市、陶瓷器市、铁器市等,由于当时的经济不发达,交易额不大。当时赶集者皆为男人。

赶大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们的所需、所获都要在这里完成转化,所以,辛安大集才能持续几百年而昌盛不衰。据老人们回忆,在近百年中,大集经过多次搬迁,从村北搬到村内,从村内搬到南河滩,后又从南河滩迁到村内,直到现在的村东北市场。虽然多次搬迁,但规模有增无减。近几年来,辛安大集的交易额越来越大,每个大集的交易额大约在40-50万元。就是逢辛安小集,交易额也都在20万元左右。逢山集或年集,交易额超百万元。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辛安街道办事处的城市化已现雏形,古老的大集将被城市化的室内农贸市场所替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