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非注意、粘性信息和最优货币政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理性非注意、粘性信息和最优货币政策

理性非注意、粘性信息和最优货币政策

作者:于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ISBN: 9787300105161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引入现代行为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性非注意,结合现代社会对于信息的吸纳特征,探讨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建立了以理性非注意为微观基础的粘性信息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分析货币政策框架的时候,本书采用了案例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由于现实的世界充满了随机冲击和不确定性,而理论是对现实的一个抽象,所以仅仅从理论的角度去设计一项政策会导致许多信息损失,可能无法应对一些理论中没有包含的冲击因素。这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艺术性”。

因此,本书的特点是以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综合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执行框架两方面,同时试图体现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作者简介于泽,男,1978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货币经济学和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在货币经济学领域主要关注新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和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两个流派对于货币政策的分析,致力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与之适应的货币政策执行框架。曾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图书目录第1章 货币政策的机遇和挑战

1.1 货币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本书结构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关于货币政策设计问题的一般性讨论

2.1 “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2.2 名义货币影响实体经济的原因

2.3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第3章 对于信息的数学描述

3.1 熵

3.2 条件熵

3.3 互信息

3.4 随机过程的熵率

第4章 粘性信息宏观经济模型

4.1 灵活信息条件下的自耕农经济

4.2 最优采样间隔

4.3 粘性信息宏观模型

第5章 货币政策目标函数的微观基础

5.1 损失函数的近似方法

5.2 灵活信息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

5.3 粘性信息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目标函数

第6章 货币政策分析

6.1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确定性等价

6.2 产出和价格的最优路径

6.3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第7章 通货膨胀目标框架设计

7.1 通货膨胀目标框架的基本组件

7.2 各国的经验

7.3 经验总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