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吊屈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阅读训练:

词语解释:

1 为 作为

2 适 往;到…去

3 涕 眼泪

4 及 等到

5 游 游说

6.自令若是 的“是”指代的是“屈原跳江自尽”

翻译:

1.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2.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原文: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乌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翻译:

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凭着能够诵读诗书、撰写文章在郡县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通晓诸子百家的书,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让他担任博士之职。贾谊死的时候三十三岁。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乌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王从仁)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