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璋
孙国璋, 1930年10月出生于山东蓬莱,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以前工作于敦煌研究所,1978年以后工作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主要研究佛教与佛造像。
主要著作有《敦煌莫高窟窟前建筑遗址》、《中国佛教早期图象》、《简明中国文物辞典》、《中国古代史参考图录》、《观世音菩萨》、《丝路文化瑰宝——敦煌 》、《魏晋南北朝文化——宗教篇》。
孙国璋,1957年生,山东省庆云县中丁乡人,历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局长等职,现为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庆云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国璋受外祖父影响,自幼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由于长期在卫生部门从事宣传工作,得以与书画结缘,八十年代初即跟随刘贺、王征远系统学习书画艺术。其书法从临摹唐楷字帖入手,打下了坚实基础。1987年,参加了无锡艺专书法艺术函授班,后得宗惟成、魏启后等省内名家指教,眼界愈高,对书法的领悟愈深。
孙国璋在书法上有很高的悟性。探索书艺之道,如果仅靠下苦功拟古或复古,“规规点画之间”,而缺乏灵性的参悟,就可能会逡巡于书艺的殿堂之外,成为单事模仿、执法不变的“书奴”。孙国璋的书艺之道,是功夫和灵性二者兼得的。他在摄取碑帖营养的同时,着力于“胸中之所独得”,不断获取书法美学的新领悟。九十年代后,由于忙于政务,其临池日少,并曾一度中断书法创作,但对书法的痴迷使他始终无法割断与书画的因缘。令笔者惊讶的是,近来孙国璋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较之以前技法更娴熟,笔墨更丰富,韵味更醇厚。
杜甫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孙国璋的书法风格属瘦硬一路。清代刘熙载曾说:书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读孙国璋德作品,可感受其劲健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