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运动
西山运动(Xishan movement)由杨杰于1950年命名。据始新统长辛店组与上覆的中新统保德组三趾马红土呈不整合接触确定的构造运动。在北京西山较普遍发现有北西向褶皱和断裂,以门头沟城子村、西郊八宝山、斋堂王城峪和房山大安山、良乡大灰厂五处尤为显著,白垩系上统的坨里组和始新统长辛店组一起褶皱。他认为燕山运动的主动期在白垩纪中期,亦即坨里组沉积以前,形成北东向构造;西山运动的主动期在古近纪中期(渐新世),即长辛店组沉积之后,并改造了燕山运动形成的构造。西山的构造由这两次运动而形成,其现代地势则形成于西山运动。它与南岭运动相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