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生于1924年。
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病逝后,沙特阿拉伯王国新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于3日下午在首都利雅得哈卡姆宫殿举行登基加冕仪式,成为这个石油王国的新任统治者。
现年81岁的沙特新国王阿卜杜拉,是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之子、已故国王法赫德的同父异母兄弟。年轻时接受了正统的伊斯兰宗教教育。1964年,担任沙特国民卫队司令。1975年费萨尔国王遇刺身亡后,担任第二副首相。1982年6月哈立德国王病逝后,阿卜杜拉被确立为王储,同时兼第一副首相和国民卫队司令。
●勤政爱民的政治家阿卜杜拉的父亲就是统一沙特全境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沙特的老国王伊本·沙特。一生纵横沙场的老国王曾说:“我的儿子必须赤脚行走,黎明前两个小时起床,他们必须吃得很少,骑马在沙特广阔的沙漠中驰骋。”阿卜杜拉在父亲教导下,成为一个真正的“沙特人”。他是虔诚的穆斯林,重视荣誉、尊重沙特的历史且珍视阿拉伯文化。多年的沙漠生活经验塑造了阿卜杜拉的慷慨勇敢性格。
阿卜杜拉幼年开始在伊斯兰学校接受宗教教育,后来被送出王宫,与居无定所的阿拉伯游牧民族贝多因人一起生活,以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阿卜杜拉曾说:“父亲总是训练我们光着脚走路,规定我们每天天亮前两小时起床,每顿尽可能少量进食,骑马也要骑无鞍的马。”
阿卜杜拉是位睿智型风云人物,在处理内外重大事务时,他判断准确,处理果断,成果显赫。另一方面,他喜欢倾听他人见解,善解人意,对需要帮助者乐于慷慨解囊。去年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后,阿卜杜拉个人向海啸受灾地区捐助了约267万美元。阿卜杜拉身为王储时的坐驾为一辆劳斯莱斯,尽管如此,他仍比其他王室成员保持了更多传统简单的生活方式。他实事求是、负有责任心的形象深受沙特人民的爱戴。
阿卜杜拉喜欢通过卫星电视了解国际大事,而不是片面地依靠本国媒体的报道。有外国记者曾在当时的王储办公室里发现了能同时收看到33个卫星频道的装置。据悉,阿卜杜拉在3年前推行中东和平建议就是在他看到巴勒斯坦起义的电视节目后作出的决定。
●挑选继任者是挑战现年高龄的阿卜杜拉十分清楚自己是个“过渡人物”,上任后面临的诸如政治改革、阿以和平、与美国关系等等问题中,最大挑战就是挑选一名合适的继任者,避免一场王室内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尽管他一上任就立即宣布他的兄弟,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国防与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亲王,继承王储爵位。但苏尔坦也是一位年迈老人了,沙特王位的继承人很快将在下一代人中寻找,这可能会是“无法预知的跳跃”。
●阿卜杜拉和“中国”

1990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正式建交。
1999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
2006年1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访华。
2006-04-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
2008-06-06 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通电话。表示,在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难时刻,阿卜杜拉国王即来电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和慰问,并迅速向灾区提供救灾援助。这充分体现了国王、沙特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向国王并通过国王向沙特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难时刻,阿卜杜拉国王即来电,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和慰问,并迅速向灾区提供救灾援助超过5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的物资。
2009年2月10日下午[当地时间],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空军基地,在机场受到阿卜杜拉国王的热情迎接。开始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预示着两国合作“全面开花”。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Abdullah II Bin Hussein) 1962年1月30日出生于约旦首都安曼,是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的长子。

他曾先后就读于安曼伊斯兰学院、英国圣赫斯特军事学院、牛津大学、美国乔治敦大学、英国步兵学校和英国指挥参谋学院,学习军事和国际政治。
1981年以后长期在约旦军队中任职。
1993年任约旦特种部队司令,并晋升为准将。
1997年任约旦特别行动部队司令兼特种部队司令。
1998年5月晋升为少将。
他于1999年1月被侯赛因国王立为王位继承人(王储),2月7日继位登基。
他精力充沛、平易近人。是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和一个杰出的赛车手,同时还是伞兵和蛙人。 王后拉尼娅·亚辛。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侯赛因王子(1994年6月生)和伊曼公主(1996年9月生)。 登基后,阿卜杜拉二世先后于1999年12月、2002年1月、2004年7月、2005年12月和2007年10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9年9月,阿卜杜拉二世访华并出席北京残奥会闭幕式。
【伊斯兰教—阿卜杜拉】

(Abdullah,544~570)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父。全名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生于麦加。出身于古莱什部落的哈希姆(Hashim)家族。其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为麦加古莱什族长,曾许愿在世时如生10子,便在克尔白天房宰杀其中一个献给真主,阿卜杜拉即为其所宠爱的第十子。经在克尔白最大的胡白勒偶像前抽签决定,阿卜杜拉应被宰杀献祭,后经族人劝阻才得幸免,改由100峰骆驼代之赎身,因而得名“宰比赫”(al-Dhabih,意为“被宰杀者”)。570年同名门闺秀阿米娜结婚,不久即赴叙利亚经商,返回途中病故于麦地那,时年26岁。外出前其妻已有身孕,穆罕默德即为其遗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