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政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来源

《中国人史纲》柏杨著 第28章第7节“断头政治”

人民的反抗如此强烈,中央政府的腐败反而更甚。本世纪(十五)六十年代是

一个可纪念的时代,明王朝开始出现一种自从人类有政治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断头政治。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无论如何昏聩凶暴,总是经常地(甚至每天)都

要出席金銮殿上举行的清晨会报,跟群臣见面,讨论国政。必要时还出席小型的在

别殿举行的高阶层会报,听取并裁决大臣的意见,术语称为“早朝”或“视朝”。

然而,自本世纪(十五)一四六○年起,第九任皇帝朱见深继承他冥顽不灵老爹朱

祁镇的宝座后,他比老爹更冥顽不灵,索性不再露面。

朱见深在位二十四年,始终藏在深宫,大臣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大臣。一四

八七年,朱见深逝世,儿子第十任皇帝朱祐樘继位,龟缩如故。直到本世纪(十五)

最后第三年,即一四九七年,朱祐樘才在文华殿跟几位宰相见一面,由宦官向各人

泡上一杯茶,只谈了几句家常话,就教他们退出。这是三十八年来皇帝第一次召集

内阁,也是大臣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嘴脸,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

解释

断头政治一说来自于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一书,专指明朝期间皇帝长期不上朝,不处理国家政务,而靠宦官或大臣来管理国家的情况,虽然有名义上的皇帝,但皇帝实际上已经不管事,而有些事是宦官或大臣处理不了的,所以这时候实际上国家机器处于半瘫痪状态。断头政治有别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君主有名无权,权利由议会授权的总理或者首相来实施,而断头政治君主有名有权,但是不履行自己管理国家的职责。[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