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石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柯石英

柯石英
柯石英图片

柯石英是石英在几万巴(1巴=10的5次方帕)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的,通常要在地下80公里左右地层中才达到这种高压。它和橄榄岩通常都是上地幔的岩石产物。自然产出的柯石英,晶粒大小在5-50μ,1953年人工合成柯石英,晶体与石膏相似,它是从35千巴压力,500-800℃的SiO2熔融体中晶出。1960年,柯石英首次在美国阿利桑那陨石坑中发现,在德国、阿拉伯的陨石坑中也有发现,形成于冲击变质作用有关。

柯石英的性质

柯石英是硅原子成四次配位的 SiO2各同质多象中结构最紧密的一种变体,亦称单斜石英。通常呈小于 5微米的粒状产出。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摩斯硬度约为8。在5%的冷氢氟酸中近于不溶,但易溶于热浓氢氟酸中。

柯石英的产生和意义

1953年,L.Jr.科斯首先在大约 35×108Pa和500~800℃的条件下人工合成了柯石英。1960年,美籍华裔矿物学家赵景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流星”陨石坑内的石英砂岩中首次发现了天然产出的柯石英。形成柯石英的压力下限是 19×10的8次方Pa。柯石英除在陨石坑中出现以外,在榴辉岩中也已发现,后者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

柯石英的出现,可作为所赋存的岩石曾处于很高压力条件下的可靠标志;特别是在陷坑中出现时,更可作为陨石撞击起源的有力证据。它们的陨石冲击成因,提出了由冲击负荷来人工制备其他物质的高压同质多象变体的现实可能性;同时还开拓了冲击负荷超高压实验的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