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书 名: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作者:赫万山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117120166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

内容简介主治心下痞的5个泻心汤,在当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哪些疾病呢?在此,重点应该掌握两个核心方剂,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因为这两个方剂在临床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他3方皆由此化裁而来。

图书目录导论

第一章 《伤寒论>辨证方法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六经辨证研究

一、六经实质

二、太阳病理论与实践

(一)太阳表证

(二)坏病虚证

(三)蓄血证

(四)水气证

(五)结胸证

(六)痞证

三、阳明病理论与实践

(一)阳明热证

(二)阳明实证

(三)阳明发黄证

四、少阳病理论与实践

(一)少阳病本证

(二)少阳病兼证

五、太阴病理论与实践

(一)太阴虚寒证

(二)太阴表证

(三)太阴腹痛证

(四)太阴病转归

六、少阴病理论与实践

(一)少阴寒化证

(二)少阴热化证

(三)太少两感证

(四)少阴咽痛证

七、厥阴病理论与实践

(一)厥阴病实质

(二)厥阴病寒证

(三)厥阴病热证

(四)厥阴寒热错杂证

(五)其他厥证

八、六经辨证临床运用研究

(一)热病

(二)内科病

(三)妇科病

(四)儿科病

第二节 《伤寒论》其他分证方法

一、八纲分证

(一)辨阴阳

(二)辨表里

(三)辨寒热

(四)辨虚实

二、三焦分证

(一)上焦病证

(二)中焦病证

(三)下焦病证

三、病因分证

(一)外感六淫

(二)疫疠致病

(三)内伤诸因

(四)医误之因

四、气血津液分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津液病辨证

五、方证分证

第二章 《伤寒论》诊法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体态

四、望舌

五、望分泌排泄物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一、问病史

二、问症状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饮食口味

(六)问睡眠

(七)问二便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肢体切诊

三、腹诊

第三章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伤寒论》主要治则

一、扶正祛邪

二、扶阳存阴

(一)扶阳气

(二)存阴液

三、因势利导

四、表里先后

五、治未病

第二节 《伤寒论》主要治法

一、汗法

二、下法

三、和法

四、温法

五、清法

六、补法

七、涩法

八、通便法

九、试探法

十、救逆法

第四章 《伤寒论》方剂研究与实践

第五章 《伤寒论》药用研究与实践

附篇

主要参考书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