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夹河村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夹河村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位于春秋乡东南边缘,与南港镇缸窑村、枣林村、郭店村接壤,距舒桐公路柏岗段3.3公里。村级地形呈东北—西南走向,三分之一地段为丘岗区,三分之二分山区。全村19个村民组,471户,人口1758人,耕地面积986亩,山场3733亩,劳力616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玉米、油茶、茶叶、板栗等,地貌复杂,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较慢。

山东省潍坊市谭坊镇夹河村夹河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谭坊镇东南部,共有居民1149人。村内因有青龙桥和夹河驴肉而闻名。

青龙桥是明朝中叶所建。最近一次重修是在民国初年,民国碑已在“文革”时期被毁。现桥西北侧的墙壁上镶嵌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益都城东五十五里夹河店,青龙桥通衢也,前人累累重修。”碑文中的夹河店,即现在的夹河村,是与青龙桥珠联璧合、不可分割的整体。古时候夹河店有城墙、城门、旅店和集市。来自临朐、博兴、广饶、利津等地的小商贩用独轮车推着条筐、草鞋、山货等来这里赶集、贩卖,常在此住宿。青龙桥成为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枢纽。旧时,乡人出门被问及是哪里人时,人们都不说自己的村名,而不假思索地回答“夹河店”。当再被问及“你能说出青龙桥上有什么?”如能回答出“四个升、四个狮子、十八个和尚头”时,这才相信。

青龙桥声名远播,而村民们对它的感情更是非同一般。老人们都清晰记得,旧时桥边有3棵合抱粗的大柳树。每逢夏日夜晚,人们提着草席,桥边一铺,躺下,清风明月中,看树影婆娑,听溪水潺潺,惬意非常。岸边有一清泉,泉水清冽甘甜,村民常来此汲水、洗衣。2001年8月,村民捐资对青龙桥进行了重修。

夹河村盛产夹河驴肉。据传明洪武年间,有兄弟3人从河北枣强县迁至尧河、青龙河交叉处,定居下来。因无地耕种,老大便到西边李家店给财主打工。年底时,财主用一头瘸驴顶了他的工钱。他便回家杀了,挑了肉在青龙桥头庙门口叫卖,没想很快便卖光了。从此老大便做起了宰驴生意,渐成当地富户,并把李家店改名为夹河店。慢慢地,“夹河驴肉”成为当地的特产。

如今的“夹河驴肉”,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还远销俄罗斯、南韩、日本等国。夹河村也成为首屈一指的小康村。全村276户,40%的户放弃了耕地,做起了牲口屠宰、驴肉加工产业[1]。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西宋乡夹河村村基本概况:

夹河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西宋乡,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2006年总人口 481人,总户数128。

自然资源:

村土地面积1600亩,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面积100亩。

经济发展:

村的主导产业棉花种植,2006年农民人纯纯收入4028元。

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6年修建公路4公里,排水沟渠 2300 米,绿化面积12亩。

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2006年建设小康书屋1个。[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