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起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三起义是明朝中期在广东省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明正统元年(1436),广东南部沿海地区豪富仗势强占民田,农民无以为生,加之宦官专权,贪官暴政加剧了这一地区社会矛盾。明正统十四年(1449),黄三在鹤山率众农民响应南海县黄萧养起义,进攻官府,打击地主豪绅,1450年正月初四日与新会农民起义军区蛋家、温观彩等联合,拥众3万余人,以百峰山(今鹤城)及火柴凹(今新会)为根据地,频频袭击附近官兵,惩治富豪,活动地区远及“两阳”一带。官兵屡屡受挫。同月,黄三率部与黄萧养义军联合围攻会城,击毙官兵60余人。接着分兵攻取南海、番禺,再合围广州。引起朝廷极大恐惧,急调广西、江西、南京等地官兵会剿,黄三于撤军途中被俘,惨遭杀害。明景泰七年(1456)起义失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