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垭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区域概况剑阁县辖乡。1953年设乡,1955年并入木马乡,1961年析改柏垭公社,1984年复置柏垭乡,1992年并入木马镇,1995年析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1公里。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0.7万。剑阁至江口、店子的公路从境内通过。辖云顶、柳青、新庙、青坪、程山、井泉、红梁、共同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棉花,兼养生猪。[1]

柏垭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6967

3572

3395

家庭户户数

1941

家庭户总人口(总)

6918

家庭户男

3545

家庭户女

3373

0-14岁(总)

1710

0-14岁男

849

0-14岁女

861

15-64岁(总)

4771

15-64岁男

2497

15-64岁女

2274

65岁及以上(总)

486

65岁及以上男

226

65岁及以上女

26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764

经济发展2007年以来,柏垭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生猪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取得了较好发展。截止2007年4月底,全乡存栏生猪10189头,人均1.56头;出栏生猪3173头,其中商品猪出栏1416头,人均0.22头,实现生猪税收4.35万元。具体措施是:

一是着力抓好生猪填槽。养猪效益的提高,离不开总量的增长。今年初,该乡抓住生猪市场价格看涨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动员,迅速掀起生猪填槽高潮,到4月底,存栏生猪10189头,人均1.56头。

二是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大户发展。在柳清村新建生猪小区,规划建设农户50户。已完成改圈42户840m2,新建圈舍8户485m2;小区内生猪存栏613头,户均12.3头,已出栏325头,户均6.5头;发展母猪饲养农户20户,存栏母猪51头。认真抓好养猪大户发展,在巩固去年大户的基础上,新发展年出栏20头以上大户100户,30头以上大户50户,50头以上大户10户。

三是重点抓好品种改良。突出适度规模饲养发展,规划20户饲养洋二杂母猪150头,1——4月,已引进洋二杂母猪92头;8户农户与康茂种猪场签定代养协议,代养洋二杂母猪25头。全乡现存栏母猪511头,其中洋二杂母猪248头,洋三元杂交面达48%。

四是全力抓好动物春防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要求,实行包村干部负责,村组干部带队,防疫员进圈打针、消毒,农户签字认可,抓实抓好免疫接种和预防消毒工作。乡财政解决防疫经费2000元,用于防疫员劳务报酬和免疫反应死亡补偿。全乡猪、牛、羊、禽做到应免尽免,无畜禽疫病发生,畜牧生产清净无疫,健康安全发展。

五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优惠政策。乡上成立畜牧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并实行“联挂大户”办法,将小区建设和大户发展落实到干部职工人头,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对小区建设制定优惠措施,即:农户引进1头洋二杂母猪,乡财政补贴现金100元,饲养5头以上的信用社贴息贷款1500元;一次性填槽10头仔猪的每头补贴20元,信用社贴息贷款1500元;改建圈舍每平方补贴10元,建圈用的河沙、水泥、砖瓦等由乡政府统一组织,并承担运费。到目前,该乡已投入资金2.6万元,发放贴息贷款20户5.65万元。

[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