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鹤山中学在民国14年(1925)创办,初借沙坪冯家祠为校址,是年秋季招收初中师范班学生48人。首任校长李照衡,后由陆朝阳、宋森代。共有教职员6人。为求学校发展,李照衡先后三次出洋向邑侨筹集经费,历时四年,共筹得粤币32万元。民国19年(1930)置南山建校,占地面积11公顷,是年增设乡村师范科,有学生92人。次年迁入南山新址授课,同时设立初级农科、附高小班。自此,全校分初中、师范科、农职科、高小四个部,学生309人,教职员16人。学校辟有农场供学生实习。民国24年,新校舍落成,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12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民国28年,日军南侵,学校停课,并迁到龙口那白,于翌年春招生复课,到民国34年迁回沙坪原址,更名为鹤山县立第一中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