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雾
辐射雾(Radiation fog)
大雾种类繁多。根据雾的形成过程、物态和天气学系统,雾可分为冷却雾、混合雾和蒸汽雾3类。其中冷却雾又根据冷却原因,分为上坡雾、平流雾、辐射雾等。
辐射雾,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所致,因此雾多发生在夜最长、气温最低的冬季或比较寒冷的冬半年。
大雾对交通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鲜为人知。当大雾弥漫时,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大气污染物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新物质。如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被氧化后,与雾滴结合成硫酸气溶胶,这一新物质的毒性要比原来的物质提高10倍以上。而且大雾时往往存在逆温层,空气无法对流,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所以对人体危害也很大。
这种雾是地面温度低,从而靠近地表的空气温度低,形成逆温现象,经过长时间,水汽与凝结核下沉致地表,而形成。主要发生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
另外,风速对辐射雾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没有风,就不会使上下层空气发生交换,辐射冷却效应只发生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只能生成一层薄薄的浅雾。如风太大,上下层空气交换很快,流动也大,气温不易降低很多,则难于达到过饱和状态。只有在l一3米/秒的微风时,有适当强度的交流,既能使冷却作用伸展到一定高度,又不影响下层空气的充分冷却,因而最利于辐射雾的形成。
辐射雾出现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早晨,太阳一升高,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又回复到未饱和状态,雾滴也就立即蒸发消散。因此早晨出现辐射雾,常预示着当天有个好天气。"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十雾九晴"就是指的这种辐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