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丁王朝
维丁王朝(Wettin)是源自德国的一个王朝,此家族成员曾出任萨克森选帝侯、国王,波兰国王,英国国王等。
起源
维丁王朝起源于现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维丁镇,由当时的迈森藩侯(Markgraf von Meißen)创立于1089年。其后维丁家族成为萨克森地区最有势力的家族。1263年维丁家族获得今日图林根地区。在1423年维丁家族获得了萨克森选帝侯之位。1485年维丁王朝分裂为两系:恩斯廷系(Ernestinische Linie)和阿贝丁系(Albertinische Linie)。
恩斯廷系
恩斯廷系在1485年维丁王朝分家後,继承了萨克森选帝侯之位和王朝在图林根的领地。在宗教战争期间,该分支逐渐倾向支持基督新教。最终,在1547年,萨克森选帝侯的职位和领地,被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卡尔五世改封与阿贝丁系。
恩斯廷系在图林根继续分裂为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科堡-萨费尔德等小公国,1826年,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和萨克森—科堡-萨费尔德通过婚姻合并成为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此後,该国的王子们陆续在比利时,葡萄牙,保加利亚和英国建立了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阿贝丁系
在1485年维丁王朝得分家後,阿贝丁系陆续获得了德累斯顿和莱比锡附近的萨克森地区。由于该分支恪守天主教信仰,并帮助神圣罗马皇帝打击新教。最终於1547年获封萨克森选帝侯的爵位,自此成为维丁王朝的正统。而萨克森选侯国更於1806年被法皇拿破仑一世升格为萨克森王国,直至1918年才被推翻,成为魏玛共和国的一个州。
该王朝的成员亦曾於1697年到1763年获选为波兰国王和在1807年至1814年间被法皇拿破仑委任为华沙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