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的平衡状态。

具体一点说,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的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即电离平衡。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而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大部分盐类(NH4Cl)

弱电解质有: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CH3COOH)、弱碱(NH3·H2O)、水

--------------------------------------------------------------------------------------------------------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浓度:弱电解质分子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从而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朝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4.化学反应:某一物质将电离的离子反应掉,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电离方向)移动

--------------------------------------------------------------------------------------------------------

电离度公式

α(电离度)=已电离的分子/原有分子数×100%

---------------------------------------------------------------------------------------------------------

水的电离:

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的电离,生成H3O^+ 和OH^-:

H2O + H2O可逆符号H3O^+ + OH^-

可简写为:H2O可逆符号H ^+ + OH^-

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

在25℃时,水中H^+溶度和OH^-溶度都是1x10^-7mol/L,所以

Kw=c(H^+)·c(OH^-)=1x10^-14

判断点解强弱方法: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映速率的快慢,如将Zn投到等浓度的盐酸与醋酸中比较,结果前者比后者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