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

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1817.08.03维也纳--1895年)奥地利陆军元帅。卡尔大公的长子。从小接受完整的军事教育,1837年以上校军衔加入奥地利陆军。指挥一个步兵团。1839年转入骑兵,1940年晋升为少将。1843年升为中将,指挥驻下奥地利和萨尔斯堡的军队。1844年他娶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四公主希尔德为妻。1847年父亲死后继承了夏宫威尔堡宫和维也纳的冬宫宫阿布雷契(今天的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还有超过50万英亩的地产(2000平方公里),成为帝国内最大的贵族。
阿尔布雷希特在奥地利发生的所谓“三月革命”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1848年三月,维也纳的学生向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请愿,要求新闻自由。学生的请愿逐渐扩大到有工人和市民参加的示威游行。3月13日游行队伍发生骚乱,城防总指挥阿布雷特下令向游行示威的人群开枪,造成有5人死亡。这次革命结果导致斐迪南一世退位,18岁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登上皇帝的宝座。他由于对这次惨案负责,被赶出首都,发配到前线。在拉德茨基元帅指挥下,其部参加了1848-1849年的意大利战役。在诺瓦拉战役中作为师长战功卓著。
1851-1860年间任匈牙利总督。这是个非常不讨好的职位,他无法安抚爱好自由的匈牙利人民。1863年在指挥驻意大利维琴察的第8军团时被封为元帅。1864年他的大舅子,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去世,奔丧期间他38岁的妻子希尔德也患病去世。在1866年普奥战争时,在南线著名的库斯托扎战役中以8万奥军大破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指挥的12万意大利军队,由此才真正走出父亲的阴影,之后担任奥地利陆军总司令,继续主持进行陆军改革。1869年起担任陆军总监,着重主张发展工业及铁路;建立短期兵役制,以训练更多的后备兵员,扩充战争潜力;使部队装备并进一步改进新武器;建立健全参谋部制度。他的作风受到普鲁士德国的普遍赞赏,由此在1888年1月19日又被授予德国元帅军衔。与军事上的进步相比,他的政治上极为反动和保守,与自由主义浓厚的王储鲁道夫大公的冲突最终导致鲁道夫大公在1889年开枪自杀。1895年他去世,国葬。由于没有子女,死后家产由侄儿和养子弗里德里希大公(一战时的奥地利元帅)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