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陬海隅客家歌:厦门客家古村落研究
图书信息书 名: 山陬海隅客家歌:厦门客家古村落研究

作者:廖荣富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ISBN: 9787561531952
开本: 16开
定价: 18.00 元
内容简介《山陬海隅客家歌:厦门客家古村落研究》主要研究早年进入厦门且还存在的纯客家村落。客家民系是一个整体,厦门客家古村落是客家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地区客家(特别是客家大本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割裂开来研究,必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所以,研究厦门客家古村落时应比较厦门客家古村落与其他地区客家住民的风土人情(如客家传统手工织带相关原料苎麻和蓝客家夏布等)。帮助读者了解关于客家的知识,进而更好地了解厦门客家古村落,《山陬海隅客家歌:厦门客家古村落研究》将这些相关内容都作为附件录于正文之后。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近代迅速兴起的港口商埠,其人口构成和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和融合性。
厦门周边是闽西、赣南、粤东客家人聚居区(即平常所说的客家大本营),客家人在不同时期向发展中的厦门集聚,当是自然之义。据考证,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两支客家人进入厦门地区居住,他们是厦门最早的居民,也是厦门的拓荒者之一,他们的后裔生活在三个村落中。后又有从永定南来的胡氏客家人进入厦门,形成又一个客家村落。随着厦门逐渐发展成为开放型海港城市,近邻的龙岩、赣州、漳州、梅州等客家人,逐渐向厦门迁移。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因“排华事件”回国的客家归侨被安置在厦门,他们主要居住在同安区的竹坝华侨农场。客家人不断迁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客家人向厦门快速聚集),逐渐形成现在约50万人口的群体,他们对厦门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厦门的经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廖荣富,福建省连城县人,1948年生。当过农民、工人、教师、记者,也坐过机关。现为厦门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厦门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杂感、诗歌、报告文学等体裁,随意写心,不拘章法,出版了长篇小说《韩信传奇》、《东南喋血记》、《丝路英豪》、《开门节度使》、《客家春秋》以及作品集《星光·山野·浪花》等。近年投身文史研究,著有《乡村管理学》、《厦门商会史》、《客家儿女》等。
图书目录总序
序一
前言
第一章 厦门客家古村落的探索研究历程
第二章 厦门客家古村落概况
第一节 坂美村
第二节 南山村
第三节 溪尾村
第四节 鼎美村
第三章 厦门客家古村落的形成
第一节 客家大本营与厦门客家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战乱中求生存
第三节 迫害中避人祸
第四节 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第五节 客家大本营向周边扩展
第六节 厦门客家古村落与客家大本营的联系
第四章 厦门客家古村落的特色
第一节 崇祖敬宗,传承客家精神和文化
第二节 吸收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客家、闽南交融的特色
第三节 “陈皮余骨”,求生存图发展与感恩图报结合的产物
第四节 客家话逐渐丢失,努力回归客家文化家园
第五节 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迎来新的开发潮
第六节 厦门客家古村落与海外的联系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附录
南山村陈余宗祠楹联及题刻
《石氏总谱》序
井冈山石氏《闽汀武平中堡谱序》
客家锦带与夏布
客家,厦门的拓荒者之一
客家桥在厦门
客家名将刘国轩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
厦门书法家罗丹
闽西南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和途径
厦门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简介
台湾客家事务和“恢复母语”的做法
客家风情概略
参考文献和资料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