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溪村

孟溪村[1]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辖村,位于新市镇的东大门,紧靠京杭大运河,桐德公路东西贯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049亩,桑地560亩,全村28个村民小组,总农户668户,总人口2575人,村支部由3人组成,村委会5人组成,共有党员58名。
全村共有小型企业38家,工业产值24060亿元,全村总产值2598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29元。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人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德农村监视额,始终不渝地带领广大群众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人民安居乐业,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孟溪村展现在人民面前。
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城西30公里孟溪村。为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创始者袁宗道、袁宏道中

道三兄弟故乡。四周丘陵起伏,湖堰相间,村中荷叶山,乔木干彰,青翠如绘。其下三袁祖居,尚存其祖父袁大化所筑桂花台,其母龚氏放帘台。三袁当年外出时的上马墩。村东200米处,有袁宗道、袁中道墓葬,高约1米余,上植青草。往东数里,有三袁诗文中写过“银杏熟果堕佛髻”的义堂寺白果树,葱茏苍翠,遮天蔽日。其故乡之美,真可谓“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
“柳浪湖上柳如烟,柳浪湖下水接天。” 清朝诗人侯家光在一首诗中这样描绘三袁故里的景色,后人将“柳浪含烟”列为公安八景之一,这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三袁的理想场所。
荆州公安孟家溪镇东两公里的桂花台,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朝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然、真实、清新的文风,被称为“公安派”,为晚明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桂花台高约四米,宽约六米,相传为三袁的祖父为观赏风景、纳凉休憩而修筑的土台,上面栽有一棵桂花树,故名“桂花台”。台右边有个叫摆脚堰的水塘,相传为三袁的母亲劳作回来洗脚的地方。台东南不远处有座荷叶山,系袁宗道、袁中道的合葬墓,墓前竖立着一块高大的墓碑。现存的柳浪遗址,为袁宏道弃官回乡在斗湖堤西南买地建的柳浪馆,为避暑胜地。当时的文人雅士多聚集于此读书、吟诗、参禅、悟道。后来,文人多慕名游览,赋诗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