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家村
东营市时家村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时家村。基本概况吕剧发源地——时家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共有210户,746人,党员42人,耕地面积1930亩。村级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有蔬菜大棚30多栋。2006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村容村貌
旧村改造基本完成,自来水入户率100%,村内卫生整洁。有文化大院1处,占地2500平方米,小康书屋1间,存书1000余册。
时家村史时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三公里处。明洪武二年,时国宏、时国俊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名时家。主里即是山东吕剧的发祥地,也是吕剧主要创始人时殿元的出生地。现有二百三十四户,八百七十一口人,一千七百四十九亩耕地,一向以农业为本,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十九世纪中叶,黄河入海口地区每到汛期,黄河决口,洪水横溢,舟行陆地,人畜漂流,饱受洪水之害的时家村民,离乡背井,四处乞讨,以唱小曲谋生。1880年,民间说唱艺术琴书由鲁西南传入今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一带后,民间艺人争相学唱,并得到迅速传播。1900年,时家村演唱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迫于生计,首次将琴书《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妆演唱,深受群众欢迎,各地艺人纷纷模仿,浒地区逐渐扩大到鲁西北及胶东等地,一个新的地方剧种吕剧由此诞生,时家村成为吕剧发源之地。党支部基本情况时家村新任党支部是于2004年12月通过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有支部书记1名(时春明),委员2名(时国兴、时观峰),两委交叉任职率100%。[1]
招远市时家村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时家村位置面积时家村于夏店镇的东南边,西与南邢家村接壤;北与乔家庄村隔山相望;东与岚子东村接壤;南与禾木程家村隔山相邻。时家村地势东高西低。
截止2007年,时家村共有耕地面积1240亩,其中粮田面积940亩,果园面积300亩。村名由来(寻求合作编辑者提供。)人口姓氏截止2007年,时家村全村共240户,600余人,其中约120人外出务工。时家村的姓氏以李姓和时姓为主。村党支部截止2007年,时家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0人,村党支部书记为李元志,村主任时向礼,两委班子人数4人。基础设施建设时家村内的主干道路已经实现硬化,以水泥路为主。村中绝大部分住户已经开通了有线电视、安装了固定电话、安装了自来水。经济状况时家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包括农作物种植、果树种植、家畜家禽养殖和淡水养殖。其中农作物以山东省三大作物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果树种植以烟台苹果。
截止2007年,时家村的集体资产净值10万元,集体年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
临沂市时家村山东临沂市平邑县资邱乡时家村基本概况资邱乡时家村位于乡驻地北1公里处。
截止2009年,时家村共有耕地面积1972亩,其中省级优质果园基地1300亩,优质瓜菜基地500亩。
该村交通便利,南靠汶泗公路和日东高速公路及327国道,村里两纵三横的大街和20多条小街全部硬化并建有环东岭硬化大路16华里。荣誉称号2006年,被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被山东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授予“山东省绿化示范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沂市小康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村”、“一村一品”十强村。
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乡党委政府授予“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