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liquid window

液态烃类能大量形成并保存的温度区间。

它是由普西(W.C Pusey)于1973年提出的。他根据开采油气田的经验数据和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发现液态烃类开始大量形成的温度是65.6℃,低于65.6℃生成的主要是生物成因天然气。当温度超过148.9℃时,液态烃类受到破坏,变成热解类型的天然气。因此他把65.6~148.9℃(150~300℉)这个温度范围称之为液态烃的窗口。普西根据一些油田的实际资料编制了地温梯度一油藏的埋藏深度关系曲线。当地温梯度高时,它的液态烃窗口较浅,但较窄。当地温梯度低时,它的液态烃窗口较深、较宽。普西的这个图解只适用于100万~2亿年(侏罗纪以来)的沉积物。但近几年研究证实,有些油藏在低于65.6℃范围内产出(低熟油藏)。产于大于148.9℃的高温油藏很少见,它们多出现在碳酸盐岩层中,或者具有异常高的地层压力。[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