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门村
基本情况陈官乡梯门村位于广饶县城北二十二公里,广青路以南。据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张氏家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姓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张县迁来立村,因村后有一条形似梯的路,故取名梯门,有张、王二姓。明清两代乐安县崇信乡,1911年,崇信乡崇二保,1914年广饶县义区,1929年六区,1941年广北县六区,1945年9月广饶县六区,1948年12月六区碑寺乡,1956年1月碑寺区碑寺乡,1957年12月碑寺乡,1958年9月东风九社,10月碑寺公社,1961年6月花官公社,1964年3月花官区碑寺公社,1970年11月斗柯公社,1984年7月陈官乡。全村有农户140户,477口人。
自然资源村庄占地面积225亩,有耕地675亩,其中棉花150亩,大蒜500亩,其他25亩,有坑塘30亩,其他12亩。
经济发展全村有90%以上的户从事大蒜种植,达到了人均一亩蒜的规模,村北有一处蒜片加工厂,大蒜产业真正走上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大蒜生产成为村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0元。在搞好大蒜生产的同时,积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购买了农用运输车,进行棉花、大蒜收购,户均经济效益2.5万元以上。有3户群众长年进行建材销售,大型运输车已达到15辆,仅此一项为村里带来纯收入几十万元,运输业已成为拉动梯门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支点。
村容村貌该村村两委班子以“全面规划、道路硬化、村内绿化”为标准,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彻底治理。投资50多万元对村内所有大街小巷实施了硬化,主街道两侧衬砌了路边沟,实施了绿化、亮化。同时调动全村村民自觉执行村内卫生管理制度,实行“门前三包”,定期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清理,确保村内卫生的长期清洁。目前,该村真正走上了“风正、村美、民顺”的发展格局,村容村貌的建设和管理成为梯门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的重头戏。
精神文明建设投资15万元建成了集村委办公、小康书屋、农民夜校为一体的多功能村文化大院;投资5万多元建设了文化娱乐广场,配备了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建设了“文明诚信一条街”,“对文明诚信街”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粉刷,悬挂了宣传牌,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和科普知识宣传栏;每年进行“双十佳文明户”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纯洁和其他重大节日邀请剧团来村演出和放电影等,群众文体活动异常丰富多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