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苫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村庄概况芦山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合乡,位于六合乡东南部。资料显示,该村土地面积1700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共47户,144人,党员14人。以种植业为主。

村名由来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名家集”明绪迁至此地在黄河东岸种地。以后“陈家庄”李方绰在此驶船,因明绪来的早,称“明家屋子”。以后黄河改道,此地土质好,芦苇茂盛,芦根结成疙瘩,人称村为“芦山疙瘩”,沿用至今。[2]

经济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80年底至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户,结束了“生产靠队长指挥、社员凭工分吃饭”的历史,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断改观。1981年该村通电,1986 年通公路,1999年通水。

1984年河口区正式成立,该村划归河口区。1988年该村推行“双田制”改革,初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土地少的矛盾,发展农业与发展二、三产业的矛盾。2000年开始实行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道路,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400元增加到2006年的4600元。[1]

村民生活解放后,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村有 90%户住上砖瓦房,90%户有电视机,40%户有电冰箱,30%户用上洗衣机,有 40%户安装了固定电话,50%的户有手机,60%户有摩托车40%的户有三轮车,少量家庭购入电脑。[7]

养老保险1986年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06年,全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10人,占村人口的100%,参加其他保险20人,占村人口20%。自2002年起,村民就医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达到100%。70岁以上老人12人,每人年补助金额360元。[3]

法制建设村民代表大会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5日

1984年7月村委会成立,建立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1—2次会议由村委会总结报告当年度村级经济收入情况、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商议下年度工作计划。[5]财务公开制度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7日

一、为了加强对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结合村实际,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员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全面负责,会计主管全村经济收支情况,并对收支情况及时公开。

二、对油田或国家占在青苗补偿费要登记,查册,及时与群众兑现。

三、设立会计、出纳员编制收支计划,加强经济核算,承包费的结算兑现。

四、村分管财务负责人每季度要组织会计、出纳员召开财务会议,对全体财务工作进行检查、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五、成立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财务公开制。[6]村务公开制度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7日

一、公开内容

(一)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事项的实施隋况;

(二) 村财务收支情况;

(三) 村土地、集体企业和财产的承包、经营和租赁情况;

(四) 征用土地各项补偿使用情况;

(五) 宅基地使用审批情况;

(六) 村民承担费用和劳务晴况;

(七) 水,电等费用的收缴情况;

(八) 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

(九)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十) 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执行的情况;

(十一) 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承包情况;

(十二) 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二、公开的程序

l 、村两委研究公开的具体内容;

2 、分管负责人和有关具体经办人汇总整理公开材抖;

3 、监督小组审核公开内容;

4 、张榜公布;

5 、证求意见。

三、公开方式

1 、村设立村务公开栏,及时真实公布需公开的内容:村财务收支情况至少每六个月在公开栏上公布一次;工程项目招投标和重大财务收支情况应及时公布。

2 、每年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审议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审议村财务预算情况。

3 、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村级重要决策事项。

4 、每三个月在村务公开栏公布一次近期村务,专项工作及时公布;

5 、村务公开后,村民主监督小组组长应在《村务公开登记表》上签名。公开内容等有关资料要存档备查。

四、结果反馈要求

l 、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及时作出解释;

2 、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及时研究予以答复;

3 、对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及时予以纠正。[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