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体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政权体制

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结构、组织程序、职权分配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活动原则。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两种政权体制,即奴隶制宗法贵族君主制和封建君主专制。夏、商、周三代的国家结构是方国联盟和分封制,政权体制则是宗法贵族君主制,其特点是:

1、君主和贵族元老组成的议事会,同时又是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主体。

2、君主和贵族官员的任期都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3、君主对贵族官员有任免升降权,而贵族对有过失的君主有进谏、流放以至弑杀之权。因此,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4、血缘关系上的亲疏远近决定了政治上的尊卑高低,政权与家族系统合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郡县制逐渐代替了分封制,官僚制代替了贵族世袭制。

秦统一中国后,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确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权体制,并延续达两千年之久,它的特点是:

l、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

2、皇位终身制,皇权不可转让。

3、皇位世袭,父死子继,不可更改。

4、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君尊臣卑。

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秦代至元代是宰相制的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宰相制被取消,皇帝直接行使中央政府的各种权力,开始推行无宰相的君主专制体制。皇权越来越尊,臣民越来越卑,这就是中国古代政体演变的总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