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杨福愉

生物化学家。原籍浙江镇海,生于上海市。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60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系获哲学博士学位(ph.D)。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膜研究。发现Mg2+对线粒体H+-ATP酶重建于脂质体具有关键作用,提出Mg2+通过改变膜脂流动性影响H+-ATP酶构象与活性模型;进而提出跨膜Ca2+梯差对膜蛋白构象与活性的调节有重要的影响;发现神经苷脂GM1与GM3(前者较后者多两个已糖残基)对肌浆网Ca2+泵(Ca2+-ATP酶)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发现微量元素Se对人红细胞膜骨架有直接的稳定作用;提出“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的观点;首先用“匀浆互补法”代替“线粒体互补法”来预测谷子等农作物的杂种优势获理想结果,对谷子、玉米、棉花杂优的测试准确率达80-85%。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