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日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托日气”又叫“拖拉气”、“托日科衣”,是赫哲语的音译,意思是“狗拉雪橇”。这种雪橇由两根5厘米粗、约3米长的硬质鲜木为原材料,两头砍薄后,弯成中间平两头翘的弓形,前后树有立柱,上铺木板和柳条。“托日气”结构虽然简单,但承重力很强。拉雪橇的狗身矮体壮,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头狗需要经过特殊训练,听从赶狗撬人的指挥。“托日气”可日行一二百公里,并带有紧急刹车装置。

“托日气”在我国东北地区很常见。在古代,人们用它运载货物,传递公文。元代,政府还设立“狗站”,多达四十余个,并任命“提令”官员专门管理,狗站因此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东北满族的爬犁与“托日气”极为相似,区别是拉爬犁的是马或牛。

托日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