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遗孤
个人资料真实姓名:张晓龙

字:腾渊
号:长眠居士
笔名及各网站论坛注册名:唐宋遗孤
各论坛签名:唐父宋母 千年遗孤
生日:1988年7月23日
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
民族:汉
身高:173cm
体重:68kg
专业:古典文学(主攻唐宋文学)
爱好:文学、音乐、上网、台球、独自旅行、咬手指
特长:诗词创作、台球
最喜欢的作家:李清照、徐志摩、方文山
最喜欢的歌手:周杰伦
成长经历说起张晓龙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因为他属龙,父亲属龙,母亲属蛇。而蛇这个属相在民间通常被称为“小龙”,因此父母给他取了这个简单的名字。古人平辈之间通常称呼“字”,所以这里就叫他“腾渊”吧!取“腾渊”为字,当是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据腾渊介绍,他毕业于枣庄市第三中学,那里是他诗词人生开始的地方。2004年初春,刚刚高一的腾渊看到校园里狂风撕扯下的簇簇迎春花,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七言绝句,并以“绿叶黄花复几日,惜无采蜜当空飞”一句让当时的语文老师眼前一亮。的确,当时的腾渊十分渴望有人来他这儿“采蜜”,可惜毕竟是在高中,老师总是将整体成绩放在第一位。腾渊也曾多次找到语文老师希望得到些指点,但是每次都被拒绝,他当时有一句诗说“壮志凌云曾几许,遭君甩袖推曰‘去’”,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很快到了高二,要分文理科了,腾渊一气之下选择了理科,很显然,这是少年式的冲动与叛逆。然而,腾渊并没有就此放弃诗词的学习,他每天晚饭都不吃,将父亲给他吃饭的钱都攒了起来,一到周末就去书城买书。完全通过自学,腾渊逐渐掌握了诗词的格律、押韵以及各种创作手法,也逐渐地在校园里崭露头角。当时枣庄三中校刊《榴风》的主编老师多次找他约稿,并将一些图画交给他配诗,并得到《好女如树》作者艾欣的签名赠书,也正式开始了腾渊的创作之路。
2006年春天,高考临近,腾渊以优异的身体素质应考某航空公司(不便确指)的飞行员,一路通过,然而最终被人顶替。深受打击的腾渊第一次认清了“潜规则”的面目,创作了他目前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逍遥赋》两篇,并因其中一句“俯首长眠,笑看尘间乱事;挥毫狂作,怒掀诗界雄风”得号“长眠居士”。
高考结束,腾渊的大学专业志愿当然首选中文系。这时他才发现,全国高校的中文系,只有鲁东大学愿意招取理科学生,于是便填报了鲁东大学文学院。2006年9月进入鲁东大学文学院,腾渊的正式文学生涯开始了。
文学道路腾渊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2004年枣庄三中的校刊《榴风》上,从那以后每一期《榴风》都会看到他的作品:诗词、散文、小说……直到毕业。
高考后的腾渊迎来了他第一段轻松的时光。他每天活跃于中原诗词网、中国文学论坛等全国各大文学类网站论坛,发诗、评诗、对对联,很快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重视。2006年7月,因其创作的多产,腾渊被聘为中国文学论坛特约写手,大量作品就是在此期间完成。同年8月腾渊又被聘为中国诗学院特约评论员,时用笔名“笔落惊风雨”。
进入大学仅仅两个月时间,腾渊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呈交给徐润拓副教授,得到大力赞扬。本篇论文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各种艺术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手法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
而后,腾渊又将自己高中时期创作的《逍遥赋》两篇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李士彪教授,李教授看后十分喜欢这个仅仅大一的学生,回信说:“意象层出不穷,丽辞疲于奔命。玉溪有此细密,蒙庄无是旷达。东坡二赋不得专美于前,太冲三都自惭瞠乎其后。代有才人,各领风骚。今闻其语,愿见其人。”此后腾渊经常拿自己的作品与李士彪教授交流,进步颇大。

2007年元旦,在班级联欢晚会上,腾渊现场创作了一副新年对联,将全班39名同学的名字融入其中。不久,受吕永进教授邀请加入烟台市楹联家协会,成为协会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2007年末,由于学习原因,腾渊辞掉了各网站职务,很少进行创作,开始一心读书,偶见作品于《鲁东大学》。2008年开始,腾渊两次北上求学,穿梭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课堂、讲座。
通过几年的学习,腾渊发现喜欢诗词的人很多,但是精通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因此自2009年初,腾渊经常出现在“王朝知道”板块为各地网友解决诗词格律以及押韵的问题,备受好评。
腾渊现今为2010考研大军中的一员。
创作风格首先是细腻的情感。唐宋遗孤自己说过,他是一个敏锐的人,善于捕捉感情。他的作品总是能以情感动人,细致传神,直逼读者内心那一丝忧伤。如近期作品《浪淘沙▪祖父百日祭》中“谁复唤烹茶?二十年华。此行何处是归家,纵是老园榴树下,咫尺天涯”一阕,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咫尺天涯”的无奈似与李煜“天上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注:榴园是其祖父安息的地方。
其次是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唐宋遗孤很会安排诗词的结尾,读来余音绕梁,情感不散。如《相思七绝》中的一首中:“欲写相思难下笔,断肠忽觉泪都无”。
再次,善于炼字。如《音乐系琴房听琴》中“桂华懒绕偏窗进,琴语偷从玉指来”中的“懒”和“偷”字,准确而传神。
还有一点就是语言的浅近自然,易于理解。唐宋遗孤说,在当今社会,古诗词因为其难懂性,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读者,我要写的就是不丢掉诗词原有的美而让多数人都能理解的作品。在《点绛唇▪儿时》中:“日落人归,偷饮邻家酒。倾身走,错牵垂柳,笑问何人手。”用韵协和,一气呵成,语言天然而未加一丝雕琢。
代表作品《后逍遥赋》(节选)怨耶?怒耶?以世之温蠖而自投汨罗耶?喜而笑曰:“世之至此,圣洁复而求何?百亩荒塘,托泥而生玉叶;万顷淤垢,出枝而立清荷。静而远观,有美人之窈窕;舞而近赏,胜夜影之婆娑。风云昼夜游荡,日月来往穿梭,朝仰天而长啸,暮鼓盆而高歌。生寄情于山水,死托体于丘阿,宜疯癫而玩世,任岁月之蹉跎。
归而大睡,梦逍遥于异乡。衣粗布而褴褛,性无知而痴狂,饮人家之泔水,食穷乞之糟糠,捞晴月于夜幕,唱佛经于道堂。比声逐狂犬,问语戏鸳鸯,嬉玩牵豆蔻,谈笑倚遗孀。一脚芒鞋,踏封建之伦理;半根竹杖,挥天地之无常。倾而天云五色,雷霆乍开,一羽化仙人翩跹而来。漫天桃花,无风而旋舞;遍野禽兽,欲去而徘徊。晨露为酒,枯枝为肴,相与对酌,大醉而开怀。吟曰:“纷纷乱世乱纷纷,尽是虚心假意人。姑且长眠佯醉客,逍遥笑看老乾坤!”仙人大笑而起,烟雾四放,瞬而不见,留音震荡:“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长眠居士,众仙久候矣!”
醒而推窗,凉风入户,桃花枝头,飞鸟急翥。《相思七绝》(选三首)望天呆坐耗光阴,
夜色伤情口默吟。
佳句忽成提笔写,
欲书秋字误添心。
帘栊透月影参差,
万籁无声寂寞时.
夜夜睡前三滴泪,
一愁一悔一相思.
三更云月四更霜,
辗转心思暗对窗。
帘外北风轻柔过,
可曾携带玉人香?《喝火令•消夏》耳畔蝉声定,余晖染苇塘。柳烟深处宿鸳鸯。初晚画云才上,先与月添妆。
莫笑山村远,何消夏梦长?一摇蒲扇半身霜。且醉清凉,且醉夜清凉。且醉夜清凉处,隐隐稻花香。《考研复习》酣睡日西觉,
还如夜未央。
百难辞暖被,
千里赴寒窗。
点识羞攀月,
丝才愧弄璋。
忍将书墨味,
权作酒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