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街大麻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范桂林,直隶(今河北省)大城县人,9岁逃荒来到天津。13岁开始入东楼十八街的一个麻花铺当伙计,1936年在十八街自办桂发祥麻花铺。由于他勤奋好学,生意上敢于出新,炸出的麻花酥脆香甜,味美适口,深受欢迎。因桂发祥字号坐落在十八街,所以俗称“十八街麻花”。

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用花生油微火炸透。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特点香甜、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

制作方法配料面粉25公斤 植物油12.25公斤 白砂糖6.75公斤姜片250克 碱面175克 青丝、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 芝麻仁750克糖精5克 水7.5升。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操作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 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十八街大麻花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按光条、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相关传说一百多年前,在天津海河西侧,繁华的小白楼南端座落着一条叫十八街的巷子,巷子里有一个麻花辅,字号叫桂发祥。铺子主人是一个炸麻花炸出名的精明人,名叫刘老八。他创出了什锦夹馅大麻花,在白条和麻条之间夹有桂花、闽姜、桃仁、瓜条、青红丝等多种小料的酥馅,香甜酥脆,甜而不腻、久放不绵,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天津三绝之首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刘老八麻花铺里帮过工。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油炸麻花是天津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小吃,当时全市有不少卖炸麻花的店铺和摊档,层次质量各不相同,竞争也很激烈。他们把炸麻花用的面改为半发面,还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而且只要存放在干燥处,虽经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这些麻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麻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产。

还有一个传说,是说明这十八街麻花如何创出特色的:说是十八街麻花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既酥脆,还不艮,而且香气扑鼻,很是可口。后来就按照这个方法摸索出了一套绝活。从此,十八街麻花的名声也就越叫越响了。

历史介绍十八街大麻花的创始人是刘老八, 范氏兄弟幼年曾在刘老八麻花铺里帮工。十八街大麻花的问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绝"晚了好几十年,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桂发祥"和"十八街"为商标的天津大麻花,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麻花有悠久的民俗文化与丰富的饮食文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饮食文化中的绝品。追本溯源,在上世纪初叶,天津东楼一带,有个名叫刘老八的人,为了生计,开了一家麻花铺。刘老八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为了他的铺子能站稳一方,在麻花的配料、工艺、口感与外形上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多年的摸索劳作,他炸的麻花风味独特、香甜酥脆,且甜而不腻、久放不绵。因此,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名声日大,以至天津城无人不知。这个麻花铺地处东楼十八街,所以人们叫它“十八街麻花”。在民间,人们称誉十八街麻花为天津三绝食品之首,风光至今近百年。如今十八街麻花的传人保留了传统麻花的风味与特色,并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店做成了我国知名的食品大企业----天津市桂发祥麻花饮食集团有限公司。

饮食与地域大麻花是天津的一种著名传统食品,天津三绝之首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更是闻名海内外,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永乐初年。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营养价值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食用功效:

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贴士:

1.法国一家面包厂的工人发现:无论他们年纪多大,手上的皮肤都既不松弛,也没有老人斑,原因是他们每天都糅小麦粉。

2.精白面粉缺乏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的胃肠功能并造成营养不良;病湿热者忌食面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