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陵县太常乡
沅陵县太常乡概况太常乡地处沅陵县城城郊,位于沅水与酉水交汇处,不与沅陵县城隔河相望,西与泸溪县交界,南与盘古乡毗邻,北与二酉苗族乡接壤,古有“楚蜀通津”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北纬21.5°,年内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550mm。幅员面积18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稻田面积22460亩,水面1.2万亩,有生态林21.9万亩,经济林0.75万亩,林地覆盖面积达65%。乡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7座,水利设施完善。
太常乡境内盛产无公豁口蔬菜,已成为县城所需蔬菜量的主导;县城米粉市场有80%被该乡的米粉业占据;境风生产的有机茶“虎溪白毫”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矿产资源较丰富,开元二十九年即741年朝廷贡品辰州始贡光明砂,习称“辰砂”的产地就在太常乡沙金滩光明山,石灰石的储藏量十分丰富。
太常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古代,楚黔中郡古城就设在太常乡窑头村。近代,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即1938年11月3日,湖南省政府迁来太常乡佰陵路,从而使太常成为抗战大后方要镇。教育十分兴旺,早在抗战前,就有美术教师王晴川在太常乡办了“七·七”小学;1935年8月省立沅陵中学也在该乡长存了14年。同时,工业教育、农业教育也齐头并进。1959年,沅陵县科学研究所就设在太常乡佰陵路研究推广新式农具;1979年,太常农场改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正是有了历史的教育氛围,才有了五强溪库区移民淹没前设址太常立新村沅陵四中的辉煌。该校为众多莘莘学子“跨黄河、过长江、奔首都、游世界”夯实了教育基础。近年来,勤劳智慧的太常乡人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使古老的太常乡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在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中,太常是重要版块之一,尤其是楚“黔中郡”古城遗址,县将它们作为打造湖南第二张国际旅游品牌的龙头来抓,在县所举办的连续四届招商会上,将其重点宣传推介。如此重视的原因是它既是历史的缩影,又是文化的象征。1986年经省地文物普查队初步查证,认定楚“黔中郡”古城遗址在太常乡窑头村中码头,沅水岸畔二级台地。面积约达10.3万平米,在台地的稻田、坎、沟底以及二级台地的山丘上,有大量战国、汉代的陶器碎片,颜色有红黄灰三种,多饰绳纹。生活用陶钵、豆、罐等物,并有大水不等绳纹平瓦、筒瓦和瓦。该地多次出土战国和汉氏的铜、陶器遗物。其中有铜戈、铜镜、铜箭钫锄、铜砝码以及陶、钵、方壶、滑石壁、滑石豆等遗物。
2004年5月、2005年4月先后与沙金滩乡、栗坡乡合并,命名为太常乡,乡址设立新村。现辖18个村140个村民小组,5478户,25567人。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3907万元,工业总产值8450万元,农业总产值4282万元,第三产业1175万元,财政收入286万元,农民均收入达1072元。2007年度人口出生率9.8‰,自然增长率为6‰。
近年来,太常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产业抓特色,促发展,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合理布局,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优质稻、制种、茶园、板栗、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水果等品种齐全,其中重点抓蔬菜、茶叶、制种、板栗、水果五大产业。
一、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简介(一)、基础产业1、太常乡以农业为主,境内主要生产水稻、薯类、黄豆、绿豆、油菜、花生、香瓜、西瓜等,有盛产无公害蔬菜、板栗、有机茶、米粉等农副产品。
主要产业有:(1)无公害蔬菜,全乡蔬菜种植面积2100余亩,大棚反季节蔬菜285亩;已成为县城所需蔬菜量的主导。主要公布在沿河的朝瓦溪、立新、白羊坪、黔中郡等村,2010年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2)茶叶产业,现有茶园基地一个,面积550亩,有机茶场一个,年生产茶叶2250公斤,产值86万元,为当地群众增收26万余元。2008年茶园新开发1000亩,到2010年茶园面积达5000亩。(3)水产养殖业,乡内水资源丰富。沅、酉两水穿境而过,五强溪电站关闸蓄水以后,乡内形成静水面积1万亩以上,可开发面积7000亩。有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7座,其中骨干塘30处,可灌溉稻田2550余亩。水面养殖1500余亩,年产鲜鱼75万公斤。
2、工业生产情况。沙金滩水泥厂属原沙金滩乡民办集体企业,位于沙金滩村李家组境内,于1989年兴建,1991年投产。现有职工300人,大多数职工是库区移民。年产水泥20万吨,产值450余万元,上缴税收15万元。
太常示范性茶场:太常乡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企业,占地面积为350亩,有固定职工6人。2005年企业改制,湖南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租赁该厂至今。年生产茶叶2250公斤由缴国家税收10万元,其出产的“虎溪白毫”是省内外知名的茶叶品牌。
白坪砖厂:是太常乡办企业,位于白羊坪村水井湾组,始建于1988年,共投入库区移民民资金70余万元,拥有砖机流水线作业机械设备一套,厂房占地面积25.5亩,年创税收1万余元,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安置60余人。(二)、基础设施1、农田水利设施。我乡有中型水库1座,7座小二型水库,30座今骨干山塘。这些水库山塘可灌溉农田6000余亩。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交通建设。我乡有乡村公路14条,133.5公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乡今年已有7条共32.2公里村级公路正在进行水泥路面硬化,年底可以全面完工。正在进行太常到盘古,碑岩山村至金溪的乡级路基改造硬化工程,黔中郡村抓住扶贫机遇,投入250万元修建了穿衣溪大桥、拉通了5.2公里的村级公路,村内主次干道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白羊坪村抓住移民后扶机遇,投入资金15万元拉通了白羊坪至樟树坪的组级公路,到2008年底我乡可以村村通水泥路。
3、通讯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我乡通讯事发展较快,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普级6个村,移动手机用户658个,联通手机用户456个。安装村村通485部,实现了组组通电话,建基站3座,移动塔2处。
二、乡医院、学校等单位简介(一)乡医院太常卫生院位于太常乡立新村境内,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有主治医生2人,护士4人,内设妇科、儿科、内科,病床30余张,拥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年接待各类病人3000余次。
栗坡中心卫生院:位于太常乡金溪村内,始建于2005年5月,占地3450平方米,其前身为栗坡卫生院。太栗两乡合并后,本乡党委、政府会同县卫生局一起筹资15万元建起该中心卫生院。目前,该医院有主治医生3人,护士5人,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病床40余张,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年接待各类病人2000余人次。
沙金滩卫生所:位于太常乡沙金滩内,始建于上世纪90后代,占地2000平方米,现在主治医生1人,护士1人,主设妇科、儿科,拥有病床4张,年接待各类病人400人次。(二)、乡学校太常乡现有农村寄宿学校3所,教职员工127人,学生1233人,其中贫困学生89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通过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升学率和合格率明显上升,中、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太常农村寄宿制学校:位于太常乡立新村境内,始建于1939年,1993年因五强溪库区淹没搬迁至太常集镇。2004年秋,原沙金滩乡整体并入,2005年春,撤并所有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首创县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5986平方米。现有一个幼班,14个教学班,共有601人,其中寄宿生420人,贫困学生48人;在岗老师6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9人,具有大专学历的28人,县教学能手和市学科带头人1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农村重点中心小学”、“县示范学校”、“市少先队标杆大队”、“市模范职工之家”、“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目前正在争取市级示范性学校。
太常农村寄宿制中学:位于太常乡集镇,始建于1992年,2004年秋,原沙金滩乡整体并入,2005年4月,原栗坡乡整体并入,成立太常寄宿制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4528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班,共667人,其中寄宿学生453人;在岗教师41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具有大专学历的39人,县教学能手和市学科带头人2人。
栗坡农村寄宿制小学:位于太常乡金溪村内,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9为栗坡中心小学与原栗坡乡11年村小,学校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有教师23人,现共有6个教学班,179人,一个学前班17人,贫困生12人,教师全部具有大专学历。
三、太常乡民营企业简介沙金滩水泥厂属原沙金滩乡民办集体企业,位于沙金滩村李家组境内,于1989年兴建,1991年投产。现有职工300人,大多数职工是库区移民。年产水泥20万吨,产值450余万元,上缴税收15万元。太常示范性茶场:太常乡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企业,占地面积为350亩,有固定职工6人。2005年企业改制,湖南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租赁该厂至今。年生产茶叶2250公斤,上缴国家税收10万元,其出产的“虎溪白毫”是省内外知名茶叶品牌。白坪砖厂:是太常乡办企业,位于白羊坪村水井湾组,始建于1988年,共投入库区移民资金70万元,拥有砖机流水线作业机械设备一套,厂房占地面积25.5亩,年创税收1万余元,正常生产情况下可安置60余人。
四、旅游景点介绍(一)黔中郡古遗址位于原窑头村三组,拥有大小古墓群共40余座。主墓为磨盘山,是战国时期郡主坟墓,该墓长40米,宽25米,36米。该遗址中的许多珍贵文物如土铜剑,铜矛、铜镜等青铜器和一批陶器遗物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二)观音山景区位于太常乡沙金滩村境内,距沅陵县城8公里,与黔中郡毗邻。这里植被良好,风光明媚,田园富饶,民俗民风古朴,自然资源的人文资源以及诱人的神话传说,无不显示着奇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这里还是著名“辰沙”的产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与黔中郡景区连为一体,可成为其访古溯源,玩水休闲的后花园,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乡人物简介具体情况:石煌远,朝瓦溪村果子园组人,《沅陵人》、《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为其作词作曲,特别是《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已被央视收藏。刘作孚,革命烈士,原名刘树清,1911年1月26日生于太常乡团草坪村刘家坪组,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预东特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于1946年在洪泽湖战役中牺牲。刘振亚,1936年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曾任北就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铅锌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客座教授。张仁贤,原栗坡乡人,1934年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曾为国家教委政教司司长。张开干,原沙金滩乡人,1947年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现为北京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开天,1929年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现为中南工业大学化学乡副教授,1987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文兴龙,原沙金滩乡人,1945年生,大学毕业,现为航天部中南传动机械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郑承树,1940年生,大学毕业,现为深圳市武警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六、太常乡区划调整合并情况简介2005年8月,为配合乡合并成果,进行了村组合并,即将原来34个建制村,206个村民小组,合并成18个建制村,140个村民小组,具体为:窑头、木马岭、验匠湾合并为黔中郡村,跳岩、柳冲合并为穿衣溪村,白坪、樟树坪合并为白羊坪村,茶坡、垭溪合并为茶垭村,团草坪、枣子坨合并为团枣村,沙金滩、管坪、兴家溶合并为沙金滩村,碑岩山、米麦冲、四冲合并为碑岩山村,金溪、磨家坪合并为金溪村,跳溪、乱岩坪合并为和平村,板树坪、蛮坨合并为栗坡村,黄司坪、茶坪合并为黄茶村,岩冲、界溪、塔子界合并为寿山村,立新、朝瓦溪、侯子坪、罗家、槐子坪、坳头行政区划沿袭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