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老孑

古老孑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

古老孑-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50-70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叶子为变态的枝条,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细脉,长8-18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

名称:古老孑类别: 乔木

别名: 桫杉、山杉、那木、竹叶柏 竹柏

裸子植物门 红豆杉纲 科名: 罗汉松科

拉丁名: Podocarpus nagi

生态习性

分布区较广,水热条件差异大,年平均温18-25℃,1月平均温6-20℃ 以上,极端最低温在海南为4℃以上,在内陆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 为中性偏阴树种,散生于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长,结实较多,种子 发芽力强,林下生苗生长旺盛。土壤为山地赤红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7.0。以在深厚、 疏松、湿润、多腐殖质的砂壤土或轻粘土上,生长较为迅速。幼龄时生长缓慢,5年生以后 逐渐加快,30年生达到最高峰,此后生长逐渐减慢。定植后20年结实。主根直而明显,侧根 短小,集中于根颈下25厘米处,细根少,常具根瘤。3-4月开球花,10-11月种子成熟。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50-7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 ;小枝树生,灰褐色。叶子为变态的枝条,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 多数并列细脉,长8-18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 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 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

繁殖培育

当种子假种皮呈蓝紫色时即可采种,不宜曝晒和久藏,应随采随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播后20天左右始发芽,优质种子的发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后,要遮荫。两年苗 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营养袋育苗,生长更快。或于春季采用嫩枝扦插。造林地 宜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空气湿度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为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