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盏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宋 青白釉盏托

青白釉盏托

规格:高 14.6cm

瓷都江西景德镇设窑烧瓷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在东郊胜梅亭(杨梅亭)、石虎湾(白虎湾)、黄泥头一带生产青瓷、白瓷;宋代在湖田、湘湖烧制青白瓷和少量白瓷。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在1300℃高温下烧制时,釉流动性大,遇有花纹等凹凸处便聚积较厚,这样,使整器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总体效果浓淡相间,莹润似玉,十分优雅。以此制作茶具,无论杯、碗、盏托,都有一种淡雅的韵致。

盏托又称茶船、茶托(茶拓),是承托茶盏以防烫手的用具。据《唐语林》记载,此物始于“建中(唐德宗年号)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手”,而用蜡来固定杯子。后人乃将茶托中部做成环状,即成盏托。事实上,盏托在东晋时已出现,宋、辽时样式繁多,托口显著增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