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小翠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类别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

【中文名称】马岛小翠鸟[1]

【拉丁学名】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Ceyx madagascariensis

【命名时间】Linnaeus, 1766[2]

【英文名称】Madagascar Pygmy-kingfisher, Madagascar Pygmy Kingfisher[3]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小翠鸟属

外形特征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身长12cm,雄鸟体重17-21g,雌鸟体重17-22g。头部顶端全部鲜红色。下颏,喉咙,下体的胸部,腹部和尾巴白色,在脖子的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白斑。下背部,尾部,脸颊的后方,到颈部显示出强烈的紫色色调。嘴红色,虹膜深棕色。腿红色。幼鸟比成鸟的羽色深。紫色调不太明显。黑色的嘴泛白色。

分布范围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1])

生活习性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和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的粉颊小翠鸟(Ispidina picta)很相似,生活在草地和林地的边缘,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和落叶林中。其分布很不平衡,在马达加斯加西部很罕见。它们分布于海拔一八00米高度以下。独自睡在树上。马岛小翠鸟主要吃昆虫、蛙类和小型爬行动物等。为捍卫领地经常会发出刺耳急促的尖叫声。

生长繁殖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

马岛小翠鸟同其他大多数翠鸟一样,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直径30至35厘米长。雌鸟11月产卵。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

亚种分布(2种)[2]

1.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 madagascariensis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

2.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 dilutus分布马达加斯加 西南的萨卡哈。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