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跸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驻跸岭

位于浙江省绍兴王化至嵊县蒋镇的古道上,因宋高宗赵构南逃驻跸而得名。驻跸岭有茶亭,亭有两付名联:

四大皆空 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 吃一盏各走东西

一掬甘泉 好把清凉洗热客;两头岭路 须将危险告行人

查《宋史 高宗纪》、《系年要录》,知小康王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十月三日发平江府,八日至杭州,十五日渡浙江,十七日至越州(今绍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越州,次钱清,二十六日复还越州;二十九日如明州(今宁波);十二月二日至明州,八日议定航海避金,十五日乘楼船次定海县,十九日次昌国县,二十六日移幸温台……

也就是说,小康王逃亡嵊县的时间只有二天,即1129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短短二天一夜,小康王自绍兴至上虞岭下、嵊县驻跸岭,晚投谷来砩头小庙,往返数百里,可谓历尽艰险,狼狈至极。奇的是这么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正史竟一笔带过,只字不提,还杜撰“次钱清”,掩盖历史真相。钱清在绍兴北面,小康王焉能北上迎金兵?幸好当地老百姓因帝王到此,以民间故事传了下来,补了正史之误。说小康王亡命南逃,在绍兴王化至嵊县蒋镇的古道上遭遇金兀术追杀,血流成河,是谓“杀人坑”;小康王钻进石弄,躲过一劫,是谓“躲石”;落荒途中口渴,以大刀划地为泉,是谓“大刀冷水”。待逃到谷来砩头,已没几个随从了。人困马乏,暮色苍茫,见前面有个小庙,便吩咐随从将马足迹伪装成另往他路,关闭庙门休息。不想还没入睡,就传来“得得”的马蹄声,吓得小康王六神无主,浑身发抖,连叹“我命休矣”。金兵到庙门口,举起火把一照,见门上结有完整的蜘蛛网,断定里面无人,便依马足迹追了下去。其实,蜘网结门纯属巧合,只是便宜了小康王这厮,又避过一劫。愚忠的老百姓对帝王敬爱有加,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小康皇帝到来,将这条亡命之路,称之为“驻跸岭”、“护国岭”,令人汗颜啊。实则“驻跸岭”应称“亡命岭”,“护国岭”宜改“误国岭”似乎更为妥当,以警后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