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尧和
铸造学家。原籍河北深县,1927年5月生于北京。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钢及合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国际铸造学会主席。对铸件凝固过程的传热、传质和动量传输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强制性凝固组织形成原理的新理论框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定义了铸锭凝固过程中的第三对流区,据此提出的钢锭头部正偏析理论得到公认。在凝固前沿动力学、液态金属深过冷和三维非晶合金制备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主持建立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周尧和院士在凝固理论与凝固技术方面有重要建树,领导创立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发表论著3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凝固过程原理及组织控制;②凝固技术; ③生态材料学。目前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为铝合金熔体净化及大块非晶材料的合成原理与制备技术等。周尧和院士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及攻关项目,先后获国家科
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大型铸件凝固控制、保温冒口设计和薄壁件调压成型精铸法等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他先后 6次任我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国际铸造会议,为推进国际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周尧和院士也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培养博士后8名,博士43名,硕士29名,他总结的“从严、重导、求新的教学方法”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被全国教育工会评选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10名教育工作者之一。
由于他的杰出业绩,1991年获航空工业个人最高荣誉——“航空金奖”,同年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科技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