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勋章的一种中华民国勋章之起源,始自清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制造金宝星及银牌,颁赠与助剿股匪有功之外国人士。中华民国开国以後,陆军部制定「勋章章程」,规定勋章种类为九鼎、虎罴、醒狮三种,每种各分九等。此後政府又陆续公布「颁给勋章条例」、「陆海军勋章令」等相关法令,订定大勋章、嘉禾勋章、白鹰勋章、文虎勋章、宝光嘉禾勋章等。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上述勋章全部废止。

相关基本信息汉字: 罴 繁体字:罴 拼音: pí, 注音:ㄆㄧˊ 新华字典(第十版):371页字形结构简体部首:罒部首笔画:5总笔画:14 繁体部首:网部首笔画:6总笔画:15 康熙字典笔画( 罴:20; ) 首尾分解查字:罢灬(bahuo) 汉字部件构造:罒土厶灬编码信息五笔86:LFCO五笔98:LFCO仓颉:WLGIF四角号码:60333UniCode:U+7F74规范汉字编号:5721 笔顺编号:25221121544444 笔顺读写:竖折竖竖横横竖横折捺捺捺捺捺基本解释罴 (罴) pí 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人熊”。详细解释罴 罴 pí 【名】棕熊〖brownbear〗,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七律·冬云》 赤豹黄罴。——《诗·大雅·韩奕》 又如:罴九(古代传说中的兽名);罴褥(罴皮褥子);罴貅(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罴虎(喻勇士)汉语大字典解释[①][pí] [《广韵》彼为切,平支,帮。] “罴1”的繁体字。 熊的一种。俗称人熊或马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