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侵权法、物权法、人格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育背景:
1999.9-2003.6 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 管理学学士
2004.9-2006.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 法学硕士(导师:杨立新教授)
2006.9-2009.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 法学博士(导师:杨立新教授)
博士论文:《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的一般理论》
海外留学经历:
2007.9-2007.11 我国台湾地区东吴大学法学院 合作导师:潘维大教授
2008.8-2009.1 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 合作导师:Prof. Riles
2009.1-2009.5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 合作导师:Prof. Kysar
学术成果(截止到2009年7月):
(一)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1. 国家环保总局项目“转基因大豆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科研项目“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3.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部级一般项目“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
4.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中国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
5.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学术论文网络发布平台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
6. 中国法学会一般研究项目“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研究”。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法典总则立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8. 北京市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民事权利保全请求权体系与民事行为规制研究”;
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不作为侵权责任之研究”;
10.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及损害赔偿研究”。
(二)核心期刊论文(含CSSCI、北大目录、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1. 杨立新、王竹:《论不动产支撑利益及其法律规则》,《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 杨昌举、宋林、王竹:《转基因大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保护》2002年第11期。
3. 王竹:《我国性自主权理论的发展历程综述》,《判解研究》2005年第3辑。
4. 王竹:《论<民法通则>与<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判解研究》2006年第3辑。
5. 王竹:《环境资源法学与民法学:曲解抑或对话?》,《判解研究》2006年第5辑。
6. 朱岩、王竹:《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德侵权法》,《判解研究》2007年第3辑。
7. 杨立新、王竹:《论自然力的物权客体属性及法律规则》,《法学家》2007年第6期。
8. 王竹:《从“艳照门”事件看多因大规模网络侵权案件的责任分担》,《判解研究》2008年第2辑。
9. 王竹:《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源流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0. 王竹:《试论市场份额责任在大规模网络侵权中的运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11. 杨立新、王竹:《论货币的权利客体属性及其法律规制》,《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2. 王竹:《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应急社会背景下的侵权法思考》,《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8期。
13. 林旭霞、王竹:《<物权法>视野下的虚拟财产权利属性与法律适用》,《判解研究》2008年第3辑
14. 姚宝华、王竹:《新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解读与适用》,《人民司法》2008年第15期。
15. 王竹:《<物权法>视野下的虚拟财产二分法及其法律保护规则》,《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6. 王竹:《试论市场份额责任在大规模网络侵权中的运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17. 杨立新、王竹:《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念》,《法学家》2008年第5期。
18. 丁凤楚、王竹:《论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的法律规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9. 杨立新、王竹:《论侵权法上的受害人过错制度》,《私法研究》2009年春季卷。
(三)其他法律评论、论文集和报刊论文:
1. 王竹:《论实质意义上物权法的合宪性》,《东吴法学》(2006年秋季卷•总第13卷)。
2. 王竹:《侵权事故法论纲》,载《第三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事故责任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成都)
3. 杨立新、王竹:《关于完善物权法用益物权体系的若干意见》,载杨立新主编:《用益物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王竹:《试论建筑物用益物权体系》,载杨立新主编《用益物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王竹、李陈婷:《用益物权制度评论》,《检察日报》2007年3月29日。
6. 王竹、郑小敏:《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类型化研究》,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7年第4期。
7. 杨立新、王竹:《解释论视野下的<物权法>第166条和第167条》,《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 王竹:《“艳照门”事件对中国侵权责任法起草的“三个多样性”启示》,《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4期。9. 方洁、王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对抗策略》,《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7期。
10. 王竹:《建筑物抛掷物致害的“不赔”与“赔”》,《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1. 杨立新、王竹:《常态与应急: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民法思考》,《东方法学》2008第4期
12. 王竹:《试论致害人不明的侵权垫付责任》,载杨立新主编《侵权行为类型研究与发展中的人格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 王竹:《论性自主权的确立》,载杨立新主编《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侵权行为类型研究与发展中的人格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 王竹、申莉萍:《从“微软黑屏”事件看互联网反盗版私力救济的限度》,《信息网络安全》2009年第2期。
15. 王竹《耶鲁访学心得》,《法制日报•周末》,2009年3月19日。
16. 杨立新、王竹:《<侵权责任法(二次审议稿)>侵权责任分担立法体例与规则评析》,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17. 王竹:《论法定型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在严格责任领域的扩展适用》,《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卷)。
18. 王竹:《试论证券类别与分类的体系化》,《中财法律评论》(第2卷)。
19. 王竹:《侵权责任法草案应当规定雇主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号,2009年7月1日。
20. 王竹:《我国侵权法上特殊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制度立法体例与规则研究》,《政法论丛》2009年第4期。
(四)出版物: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与杨立新等合著,副主编,第三作者。
2.《电子商务侵权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与杨立新等合著,第三作者。
3.《民法物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与杨立新等合著,第二作者。
4.《意外灾害应急民法救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与杨立新等合著,第二作者。
5.《民法通则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2008年再版,2009年第二版。
6.《婚姻家庭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2008年再版,2009年第二版。
7.《用益物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副主编。
8.《物权法解读与适用》系列丛书(一套6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副主编。
9.《侵权行为类型研究与发展中的人格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副主编。
(五)英文讲座、授课:
1. European Canvas, American Colors, Chinese Spirit-- The Making of the Grand Scroll of Tort Liability Law of China, Cornell Law School, 4/16/2009.“欧洲画布,美国色彩,中国精神——书写中国《侵权责任法》的宏伟画卷”,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2009年4月16日。
2. Minnesota University Law School-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暑期班”,开设Chinese Civil Law和Comparative Land Use and Control两门英文课程。2009年7月6日-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