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沸水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况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315万元,增长12%;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39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771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6272万元,分别增长10%和2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920万元,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4574吨;油菜籽产量达到684吨;工商各税实现65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3元,增长335元;实现国税收入25万元,地方税收40万元,农业税24万元。

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6839万元,增长9%,工业总产值实现8950万元,增长16%,地方工商各税实现54元,国税实现40万。财政收入实现21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5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55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95元,比上年增长222元。

产业结构2004年,积极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玉米优良品种高产示范500亩,推广优质稻栽培3700亩,实现小春旱地复种改制2100亩。巩固“绿化长廊”建设成果,对沸晓路、沸雎路沿线480亩竹子基地加强管护。发挥附片生产优势,巩固以胜利、三合等村为主的附子生产基地1800亩和以水晶、天佛为重点的128亩乌药种植基地。在三合胜利等旱地较多的村组大力推进旱地复种改制。发展蔬菜种植,全镇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的2户,年饲养母猪10头以上的15户,年出栏肉鸭5000只以上的1户,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的1户。全年出栏生猪1.8万头。

2005年,巩固扩大附子等中药生产规模,现附子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乌药种植面积128亩,种植农户1500户,年生产鲜附子8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在水晶、天佛两村试种日本甜当50亩。与成都川村药业集团联合,在水晶、胜利、三合等村试种日本柴胡200余亩。积极扶持特种养殖,培育年生猪出栏达50至200头以上的大户15户,年出栏肉鸭5000只以上的1户,年出栏牛100头以上的1户,2005年,生猪出栏达1.74万头。引导农民利用大小春作物生产间隙发展蔬菜生产,种植秋洋芋、蒜苗等晚秋蔬菜2000亩。在三合、胜利等旱地较多的村组推广旱地复种改制2100亩,推广玉米优良品种高产示范500亩,推广优质稻栽培3700亩。

增加农业投入2004年,全镇对农业基础设施总投入75.92万元。投入资金52.92万元,在以三合村为主的旱山村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建蓄水池74口,整治山平塘3口,浆砌沟渠3000米,新增灌面107亩。投入资金16万元,完成了白水湖小流域工程,建谷坊一座,蓄水池5口,浆砌水沟1500米,发展经果林370亩。投资10万元,输通天佛河胜利、沸泉段,运走河沙8500立方米,浆砌河堤300米。

基础设施改善2005年,完成新建自来水厂一期管网铺设,开始供水,受益农户达2000余人。投资10余万元,解决了沸泉和水晶两村200户6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投入10余万元对河道进行了治理;有线电话和电视“村村通”到村率达到90%

招商引资2004年,沸泉酒业成功与亚川集团联姻,当年固定资产投入超过300万元。丰富的矿产资源成功与世界第二大玻璃厂牵了“红线”,中间商成都优玻有限公司已先期投入近100万元,用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药材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成功与“天诚大药房”挂钩,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2005年,利用矿产资源引进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共建林清沟矿厂,一期工程已投入300万元。

事业发展2004年,为解小学D级危房不安全隐患,投资60余万元,修建联合村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镇政策生育率达96%,综合节育率达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3‰。加强民政工作,全年共放发救灾救济、抚恤事业费、社会福利费共72058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0455元。积极开展扶贫培训,145名农民学员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全年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强化殡葬管理,火化率为100%。积极实施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用户增加90户,有线电视入村率达70%。新增有线电视和通讯线路1.5公里,整改2公里。完成了农村高低压配网改造。

2005年,加强社会福利保障和扶贫工作,对35贫困户制定了帮扶措施,实现了15户年收入千元以下贫困户脱贫。投资2万余元对敬老院房屋及内部设施进行了维修。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抚恤事业费、社会福利费共201798元。调查确认城镇低保户41户,52人,共发放补助金额56227万元。狠抓计生工作,全年政策生育达到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卫生防疫体育不断健全,稻瘟病的预防面积达100%。生猪“五号病”得到严防严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