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作者:徐崇温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229007713
开本: 16开
定价: 78.00元
作者简介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当代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事论研究》、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等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42种。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三次),首届、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等;一部专著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图书目录导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宣示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
(一)英国
(二)美国
(三)法国
(四)德国
(五)日本
(六)俄国
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
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国情和时代依据
五、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一)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
(二)参与维护和建设现存国际体系,又积极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三)坚持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
(四)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第一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和平发展的国陌战略第一章 同大国的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一、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
二、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三、美国永久称霸的思想,中美相互依存的实际
四、中国对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在几个问题上的具体方针
(一)中国对美政策基本原则的两个方面
(二)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从中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坚持对话,不搞对抗
(四)在事关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对干涉内政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坚决斗争
(五)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六)维护能源安全第二章同大国的关系之二中日关系一、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二、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三、台湾问题和日美军事同盟
四、东海问题
(一)关于中日在东海的合作
(二)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
(三)关于日本法人依照中国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开发的谅解
五、经贸合作问题
六、中国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方针政策第三章同大国的关系之三中俄关系一、冷战结束以后中俄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历程
二、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背景
三、中俄之间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
四、中俄两国建立政治互信,深化战略协作
五、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六、中俄的经贸、能源合作
七、中俄的军事合作
八、中俄互办“国家年”
九、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同大国的关系之四中欧关系一、欧盟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二、中欧友好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中欧的经贸合作
四、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和萨科齐的“和谐之旅”
五、萨科齐与“抵制北京奥运”风波第五章同大国的关系之五中印关系一、中印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对比
(一)人口
(二)经济指标
(三)工业生产指标
(四)基础设施指标
(五)综合竞争力
二、关于中印发展前景的三种不同见解
三、掀开中印友谊新篇章
四、中印经济贸易合作
五、围绕着印美核协议展开的印度内外关系和印度的对华政策第六章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一、中国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二、中国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典型——东盟
三、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东盟的发展进程
四、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在同东盟关系中的贯彻
(一)胡锦涛对中国周边外交方针和政策的论证和宣示
(二)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和援助
(三)东南亚国家厂商对华疑虑的消除
五、外国媒体评论中国的双赢外交和软实力战略
六、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印象和态度的变化
七、关于南海和南沙群岛的主权问题第七章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一、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典型——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二、中国一非洲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
(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二)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的政治合作
(三)取长补短、借鉴交流的人文合作
(四)国际舆论对中非合作的称赞
四、中非合作中的石油问题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一、“和谐世界”论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和谐世界”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传承
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要求和中国的实践
(一)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二)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三)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四)在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五)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六)在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意义
(一)海贝勒认为“和谐世界”构想最终将成为人类
……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化战略
第三编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国际讨论
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