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

一、历史人物[明]苏州、无锡地区木版刻工。嘉靖三年(一五二四)与刘柏合刻唐文粹。《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二、历史人物[清]字石亭,江苏常熟人。善山水、工花鸟。《虞山画志》
刘松
(?—1794)清乾隆年间混元教(白莲教支派)首领。安徽人。一说河南鹿邑人。在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传教,组织群众。乾隆四十年(1775 年)被捕,充军甘肃隆德(今属宁夏)。弟子刘之协和之协弟子宋子清等继续传教,宣传反清复明。乾隆五十九年他又被捕,旋即遇害。
三、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二十余年,苏州大学骨外科博士毕业。多年从事骨科临床与教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脊柱创伤,肿瘤,骨盆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近年发表论文6篇,参编出版专著一部,承担省科委科研项目一项。
四、淮南市硬笔书法协会秘书长别署苦悦、牧心园主。1971年9月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淮南市硬笔书法协会秘书长。
自幼受家庭熏陶,倾心瀚墨,学书得益于明朝小楷,尤偏爱王宠、文征明二家。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书法报 硬笔书法》、《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书法》、《书与画》、《写字》等刊物。曾荣获“金龙奖”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第四届青少年书法银河大赛青年组二等奖等。作品入选中国(天津)首届书法节“全国硬笔书法家联展”、“二十世纪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青年书法家200人》等。
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工程师女,汉族,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期间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专业(本科)学习;1997年7月分配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水源站)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的管理工作。2003年10月至2006年 11月期间参加北京林业大学荒漠化防治学科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学习,指导教师为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赵廷宁教授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甘敬高级工程师。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了多项防沙治沙方面的科研课题,并获得了4项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推广奖,其中《“根宝”在北京市造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北京市风沙源治理技术应用与推广》2005年、2006年分别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项目》2005年获得市科协金桥奖三等奖;《“根宝”在北京市造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2004年获得北京市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学习期间发表了两篇文章《华北土石山区水源保护林小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的模拟研究》(土壤学报第41卷第6期,2004.11)和《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规划(2001—2010年)修改和实施》(北京市防沙治沙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中)。
六、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副校长男,1971年11月20日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特级教师。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副校长,蚌埠市优秀教师,安徽省第二届“教坛新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第三期学员,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培训首批聘任专家。
1999年,他获市“教坛新星”评比第一名,2001年3月获省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同年4月获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评比第一名,先后应邀赴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广州等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讲学,教学风格轻松、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辅导的学生有300多人次获国家及省市级数学竞赛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参与辅导的青年教师亦有多人在全国及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他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及各级论文获奖50多篇。
七、徐州医学院院办主任女,汉族,1954年10月出生,山东新泰人,硕士研究生,1970年7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现任徐州医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兼外事办主任。<
1970.07—1973.08 徐州化工研究所化验员。1973.09—1976.06 徐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学生。1976.07—1984.02
徐州医学院学生辅导员、讲师、团委干事。1984.02—1992.11 徐州医学院院长办公室秘书。1992.12—2001.08
徐州医学院外事办副主任。2001.09—至今 徐州医学院院办主任兼外事办主任。
八、软件开发工程师男,汉族,1983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习(本科),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安全、软件开发有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过《HONEYPOT(蜜罐)技术》等文章,现主要从事于金融证券行业。
九、雕塑家

1980年生于沈阳,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现任职于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雕塑系。
2003年 作品《鱼歌》入选2003中国 福州国际城市雕塑邀展
2004年 作品《沉溺》获辽宁省美展金奖,并被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收藏
2005年 作品《沉溺》入选2005中国-成都国际双年展
2006年 作品《失衡的瞬间》入选第六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6年 作品《失衡的瞬间》入选2008北京奥运景观雕塑展
2006年 作品《窥》入选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作品展
2006年 作品《视界》入选2006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家创作大赛
2007年 作品《视界》入选第三届北京双年展提名资格展
2007年 作品《两个人》入选“和而不同”东北 北京雕塑展
2007年 作品《两个人II》入选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
2007年 作品《家 园》入选长白山国际雕塑营
2007年 作品《无 语》入选2007中韩交流展
2007年 作品《两个人》入选 2007北方年度雕塑展
2008年 作品《印象。魏鹤龄》入选人文平台实验肖像展
2008年 作品《不看。不听。不说之二》入选“中国。姿态”中国首届雕塑大展
十、萧山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萧山第四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大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医院引进人才。1985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曾先后两次进修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对胸部、腹部及泌尿系统疾病、创伤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开展普外科、泌尿外科各类手术,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泌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等微创手术上千例,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上。主持完成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变化对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影响研究”课题通过浙江省级专家评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一、沈阳工业大学
刘 松 女,1947年6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沈阳工业大学,处长、高级会计师。1968年下乡知青,在开原县农村做会计工作。1972年抽调回城,在沈阳安宁医院仍做会计工作,1986年毕业于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曾任安宁医院办公室副主任、人事科长、副院长等职,在此期间兼任主管会计、财务科长。1989年调到沈阳工业大学,1991年任财务处处长、高教兼职研究员,辽宁省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机械工业部教育会计学会理事等职。从事财会工作31年,为安宁医院的建院、上规模及经济改革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评为民政系统会计工作先进个人。为沈阳工业大学筹措资金,运用资金、财务管理、会计业务培训及会计队伍建设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学校、部教育司多次表彰及群众的赞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作为研究课题,撰写了“高校资金合理流向价值工程分析模式”参加教育财会改革与探索论文奖大赛,获优秀论文奖。参加省立科研课题《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获辽宁省“八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机械工业部二等奖。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出了教育经费价值体系,根据价值取向确定教育经费的合理流向,使得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优化,据此研制了教育资金使用的专家决策系统,以此控制学校资金流向,提高使用效益。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先后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几种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编写3本著作。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合理性进行研究,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部委重点课题“中央、地方、用人单位、个人对高校教育经费合理分担的研究”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