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普罗科皮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乔治·比捷:唐·普罗科皮奥

唐•普罗科皮奥
乔治·比捷

BIZET: Don Procopio

《唐·普罗科皮奥》,两幕喜歌剧,作曲年代不详,1906年才在蒙特卡罗上演,其版本可选阿玛杜西(Amaducci)指挥巴黎喜歌剧院乐团、合唱团版(Guitton, Mesple, Vanzo, Blanc,Massard等演唱),Hek,CD编号CM278914。

作者简介乔治·比捷

(1838年生于巴黎;1875年卒于巴黎)。法国作曲家。求学于巴黎音乐院。师事阿莱维(Halevy)(与其女结婚)。1857年获罗马大奖,同年所作《米拉克尔博士》(Docteur Miracle)上

唐•普罗科皮奥
乔治·比捷

演。在罗马创作一部谐歌剧《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1906年在蒙特卡洛上演)和一部合唱交响曲《瓦斯科·达·加玛》(Vasco da Gama)。回到巴黎后创作几部歌剧,都不很成功,包括《采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1863),《珀思丽姝》(La Jolie Fille de Perth)(1867)和《贾米莱》(Djamileh)(1867)。19世纪60年代初创作了一部5幕歌剧《伊凡四世》(Ivan IV),后来他舍弃了这部歌剧,把其中的某些音乐用到其他作品中,但此歌剧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不全的版本上演,改称《伊凡雷帝》(Ivan le Terrble)。其他现存歌剧或是未完成或是只有片段,如《图勒王的酒杯》(La Coupe du Roi de Thule)(1868),《格莉赛莉迪斯》(Griselidis)(1870-71),其中有些音乐后来用在《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和《卡门》(Carmen)(花之歌 Flower Song)中,还有《唐·罗德里戈》(Don Rodrigue)(1873),生前他的非歌剧作品较为成功,如《罗马的回忆》(Souvenirs de Rome)《1869年上演,1880年作为组曲《罗马》(Roma)出

唐•普罗科皮奥
乔治·比捷

版)配剧音乐《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1872),《小组曲》(Petite Suite),《儿童的游戏》(Jeux d'enfants)(1873),1873年他始创作喜歌剧《卡门》(Carmen),1875年在巴黎上演,听众反应冷淡,但现已成为有史以来最流行的一部歌剧。 比捷作为一位辉煌的钢琴家,也创作了一些钢琴曲,他的歌曲和教堂音乐是高质量的。1855年创作的C大调交响曲富于机智的青春魅力,1933年被发掘出来,1935年

唐•普罗科皮奥
乔治·比捷

2月26日在巴塞尔首演,由魏因加特纳指挥。比捷的声誉虽说主要归于《卡门》,但他所有已出版的作品也都很有色彩、旋律鲜明、配器华丽而巧妙。然而比捷的全部作品,包括《卡门》在内,对于事先没有阅读诸如温顿·迪安(Winton Dean)等权威学者的有关膺版、增删、窜改的著述而冒失撰写文章的作者来说,都有犯音乐学士的错误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