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圣大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先圣大训》六卷。宋扬简(1141-1125)撰。此编搜辑孔子之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其作注解。钱时撰杨简《行状》,称其家食者十四载,筑室于德润湖上,更名慈湖;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说中者,刊伪别诬,萃成六卷。而为之解。即指此编而言。杨简为陆九渊弟子,他继承了九渊“心”为世界本体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是象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易者己也……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把宇宙变化的总过程说成是主观的“心”的变化过程;他宣扬“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观点。嘉定三年(1210),杨简面试对策,称舜曰:“道心明,心即道”。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此心虚明无体,广大无际,日用云为,无非变化,无思无为而万物毕照”。其立言宗旨,已开新会、余姚之学派。故所注此书,往往借以抒发“心学”,阐述自己的“心学”观点。其所注虽不免时有牵附,但秦汉以来,百家诡激之谈,纬候怪诞之说,无一不依托孔子之言为重,庞杂无稽,鱼目混珠,加之学者爱博嗜奇,不能一一决择;此书却能削除伪妄,搜取其精纯,刊落琐屑,而存其正大。其间字句异同,文义舛互、杨简均给予参订斟酌,归于一是,颇为典核,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求洙泗之遗文者,固当以是为骊渊矣。”此外,亦是研究宋学中象山学派思想体系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 《四库全书》本及清嘉庆间刻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