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
海曲古县名,汉置,后汉改曰西海,故城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部,去市中心约十华里,今大、小古城村及烟墩岭村。
秦至西汉,山东日照属琅琊郡海曲县。秦汉鼎革,汉初先因秦制,日照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史部琅玡郡,郡治东武,今诸城。
从该地区汉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由于王莽时期的经济混乱,给海曲经济带来重大灾难。新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农民起义领袖――吕母为报杀子之仇,率众攻破海曲城,杀县宰,以祭子墓。海曲县吕母起义,动摇了王莽政权,随王莽政权的灭亡,海曲县遂废。
辞源释义据1988年7月第一版《辞源》“海曲”条下望文生义,有两解,原文如下:
①犹言海隅,谓沿海偏僻的地方。也包括沿海岛屿。晋陆机陆士衡……诗:“营丘负海曲,沃野省且平”。唐王勃王子安集五滕王阁诗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②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县西。新王莽末年,琅玡郡海曲县人吕母聚众杀县官于此起义。参阅汉书九九下王莽传、汉史方舆纪要三五青州府。
海曲县的设置,为日照市建治之始。今日照市中心区东港区最主要的东西干道分别取名为海曲西路、海曲中路、海曲东路,此为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