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掩蔽疗法
耳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是大脑皮层下的自发性听力神经编码活动。它一般为低音调,如刮风、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也可能是高音调的,如蝉鸣、吹哨或汽笛声。除耳部疾病外,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精神紧张也可诱发耳鸣。
耳鸣的发生率很高,据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占总人口的15%-20%。有资料统计显示:中国1.3亿的耳鸣患者中, 将近1亿患者为中、青年人。而且,目前耳鸣发病的趋势正向更加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耳部病变引起的耳鸣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耳鸣对患者的身心影响极大,如失眠、疲劳、压力大、不易放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沉和易激动。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交和工作。
专家建议,耳鸣患者应注意调节睡眠和饮食等生活习惯。饮食上限制脂肪的摄入;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以及含锌食物;多喝牛奶,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和豆制品。睡眠上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生活上注意自我减压,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
掩蔽疗法目前暂时是比较有效的疗法。
谈起耳鸣的掩蔽问题,一般认为是用外界声音来掩盖耳鸣。几乎每个耳鸣患者都伴有听力损失。对于这些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佩戴助听器能够显著的提高听力,促进其沟通能力。助听器适当放大或者制造背景音来掩蔽耳鸣的噪音,从而分散患者对于耳鸣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这些方法只是停留在利用掩蔽现象上,与我们这里要阐述的耳鸣掩蔽疗法有着本质的差别。
耳鸣助听器疗法主要原理是选择活动性增强部分毛细胞相对应的窄带噪声以兴奋支配这部分细胞的传出神经,从而降低毛细胞的自发活动性,使之恢复正常活动。过一段时期的刺激训练,即可恢复部分或全部传出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异常自发放电活动或自发放电活动恢复正常。抹掉中枢对耳鸣的记忆及破坏其可塑性,从而达到缓解耳鸣甚至耳鸣消失。[1]